凭良心说,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立场,内塔尼亚胡算得上个英雄,于以色列和犹太人而言,

寻觅往昔风华 2025-10-03 17:19:21

凭良心说,站在以色列和犹太人立场,内塔尼亚胡算得上个英雄,于以色列和犹太人而言,他能被视作英雄,核心源于这个民族刻进骨子里的安全焦虑 —— 从二战时 600 万犹太人惨遭屠戮的历史伤痛,到建国后五场中东战争的生死煎熬,安全感从来都是悬在以色列人头顶的头等大事。   以色列这两年的局势可以说一直没从紧张状态里缓过来,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了一场罕见的袭击,火箭弹越境而来,大批武装分子直接闯入边境居民区,那天对很多以色列人来说,是继1973年赎罪日战争后最血腥的一天。   这场冲突迅速升级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军事行动,目标锁定加沙地区,而决策层最核心的那个人,就是本杰明·内塔尼亚胡,面对国内反战浪潮、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他几乎毫不动摇,继续推动“清除威胁”的军事路线,而这一系列动作背后,不是单纯的战争狂热,而是几乎植入以色列人神经里的那种:我们只有靠自己,我们没有退路。   不少人不理解,以色列面对世界骂声依旧强硬,是不是政治不成熟?但你换个角度看,这个民族从建立开始,就一直被战争和仇恨包围着,内塔尼亚胡之所以在国内始终拥有顽强的支持率,是因为他精准踩中了那根“集体安全焦虑”的神经。   不是说他的做法完全没有代价,而是大部分以色列人真的相信:不狠点,就得死,他的铁血路线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而是他成长环境、个人经历、以及国家心理的共同产物,他年轻时放弃在美国的学业回国参军,他的亲哥哥在恩德培营救人质的行动中阵亡,这些事塑造了他的价值观:对敌人绝不示弱,要让他们害怕,而不是让他们同情。   这也是为啥,他在国际压力面前毫不退让,就算被联合国点名谴责,就算被国际刑事法院调查,他依旧不改那一套“预防性打击+绝对武力优势”的战略逻辑,哪怕国内反对声越来越多,他仍然认为:这不是政治赌博,这是种族生存。   那种“我们不是在争权,而是在求生”的态度,在很多以色列人看来不是极端,是理性,这就像一个站在悬崖边上的人,他不会关心你说他跳舞跳得好不好看,他只看自己能不能不掉下去。   但这也带来了一个死结,以色列用高压打击换来的,不一定是更安全,可能只是下一次更猛烈的反扑,被轰炸的孩子长大了,仇恨也跟着一起成长,每一次军事胜利,似乎都在播下下一轮战争的种子。   内塔尼亚胡这种“靠拳头换和平”的路子,在今天这个信息极度流通、舆论快速发酵的年代,正在耗尽以色列的道德资本和外交信用,而一旦外部的支持开始松动,内塔尼亚胡这一套“安全幻觉”还能维持多久?   说到底,这个国家需要的不只是强硬,更需要选择何时该硬、何时该缓的智慧,安全不能永远靠导弹和围墙维持,内塔尼亚胡靠“安全叙事”征服了选民的心,但能不能带领他们走出死循环,还真不一定,再铁血的统治,也架不住一代年轻人开始质疑:“我们是不是已经习惯了战争到忘了什么是和平?”   英雄也好,强人也罢,带领民族走出恐惧才是真正的胜利,而不是让人民学会与恐惧共存,你觉得,以色列还能有“安全不靠战争”的一天吗?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参考资料:观察者网——特朗普竟称“内塔尼亚胡是战争英雄,我也是”,美媒:?

0 阅读:6

猜你喜欢

寻觅往昔风华

寻觅往昔风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