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

瑶音凝碧霄 2025-10-09 11:07:55

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80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蒙古的奥尤陶勒盖铜矿是全球最大的未开采铜矿之一,位于南戈壁省,距离我国边境仅80公里,它拥有探明的铜储量3110万吨,黄金储量1328吨,这些矿产资源对蒙古的经济发展意义非凡。 若能顺利开发,该矿有望推动蒙古GDP的三分之一,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 在一个仅有300万人口的国家里,这样一个矿产资源无疑是全村的希望,对蒙古来说,矿山的开发意味着未来的财富积累和社会的整体发展。 然而,尽管铜矿与中国市场如此接近,蒙古却未能果断依靠中国企业进行开发,早在2001年,我国铝业等中资企业便对这一项目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甚至提出了参与或收购的方案。 对于一个地理上与我国如此接近的矿区,选择依赖中国市场本应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然而,蒙古政府并未轻易接受中资企业的提议,他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的合作方式,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寻求更为平衡的经济布局。 因此,蒙古政府在2009年与力拓达成了合作协议,力拓通过提供60亿美元的投资与全套技术方案,最终获得了开发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权利。 力拓的进入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战略举措,力拓利用蒙古希望摆脱对我国经济依赖的心理,向蒙古政府承诺提供先进的西方技术、资金和全球市场的接入。 这对于蒙古来说看似是一个双赢的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西方企业引进技术和资本,另一方面又能通过与全球最大矿业公司之一的合作打开欧美市场。 规避单一依赖中国市场的风险,力拓的精明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和技术提供上,更在于合同的细节上。 根据协议,前15年蒙古政府将无法从项目中获得任何分红,所有前期的建设与运营成本均由力拓承担。 这看似有利的安排,实则将项目的大部分利益留给了外资,蒙古只在未来享有微薄的收益份额。 随着铜矿项目的逐步推进,蒙古政府在2012年开始对合作条款产生不满,铜价的波动引发了他们的担忧,新上任的蒙古政府官员认为早期的合同对蒙古极为不利。 要求将股权比例提高至50%,并追讨了1.55亿美元的税款,然而,力拓并未轻易妥协,回应以停止地下矿开发。 地下矿区的开发被认为是奥尤陶勒盖铜矿的核心部分,蕴藏着80%的铜储量,这一决定无疑让双方的合作陷入了僵局。 经过两年的拉锯战,2014年,蒙古政府通过外交手段与力拓进行了重新谈判,在新总理赛汗比勒格的推动下,蒙古政府与力拓达成了新的协议。 然而,尽管协议得到了推进,蒙古依然未能如愿提高股权比例或获得更多的分红,力拓依旧在项目中保持了绝对的控制权。 项目推进过程中,成本超支问题日益严重,原本预算为60亿美元的项目最终花费超过70亿美元,这让蒙古政府的财政状况更加紧张。 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后,蒙古经济陷入困境,财政压力剧增,蒙古政府再次试图从力拓那里获得更多的税收和分红。 但力拓回应称只会在管理费用上做出让步,并未考虑增加分红,这一切都让蒙古感到失望,原本指望通过铜矿项目获得的经济红利,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 尽管铜矿的开采距离中国市场如此近,蒙古却未能从中获得可观的经济回报,铜矿的95%最终还是销往中国市场,这无疑加剧了蒙古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而蒙古政府仅能从中获得微薄的税收,与此同时,力拓却通过其高效的管理和控制策略,几乎将所有的利润收入囊中。 2022年力拓全资收购了合作公司,获得了66%的控股权,蒙古彻底成为了小股东,彻底失去了对这个超级大铜矿的控制权。 更令人痛心的是,采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逐渐显现。南戈壁省的沙尘暴愈发严重,荒漠化进程加剧,采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得原本生态脆弱的地区更加不堪重负。 尽管早期有专家警告采矿会加剧环境恶化,但蒙古政府在铜价上涨的压力下忽视了这些警告,最终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 蒙古在这场与外资合作的博弈中未能获得预期的经济利益,尽管资源丰富,但由于合同条款的不公平以及外资控制的加剧,蒙古的利益并未得到有效保障。 最终陷入了为他人作嫁衣的局面,与力拓的合作使得蒙古不仅失去了资源的控制权,还在经济上未能实现预期的振兴目标。 蒙古的教训是深刻的,未来在与外资合作时,如何有效保护自己的利益、合理利用资源,并减少对外资的依赖,将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 这场博弈的结果告诉我们:没有免费的午餐,资源国如果无法在合作中掌握主导权,将可能面临外资的利益主导,最终导致资源红利流失,经济难以振兴。 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源国必须学会在资本博弈中保护自己的权益,避免再次成为外资掠夺的对象。 来源:澎湃新闻砸下20亿美元,苦等26年!这座全球最大铜矿之一开发卡在哪?

0 阅读:0
瑶音凝碧霄

瑶音凝碧霄

瑶音凝碧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