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大国没有免费的午餐!蒙古那个超级大铜矿,离中国边境才 80 公里,结果没抱上中国大腿,便宜了力拓! 蒙古南戈壁省的奥尤陶勒盖铜金矿,距中国边境仅 80 公里,3110 万吨铜、1328 吨黄金与 7600 吨白银的储量使其稳居世界级矿场之列,矿场面积甚至超过乌兰巴托市区,曾被视作蒙古 “矿业兴国” 的核心支柱。 这座资源宝库由澳大利亚力拓主导开发,其持有 66% 股权,而矿场 95% 的产品最终流向中国市场,形成 “开发在蒙古、市场在中国” 的特殊格局。 2025 年 4 月,内蒙古发布《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系列地方标准,对矿产开发的生态修复、废水处理等作出细致规定,将于 4 月 28 日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迅速引发蒙古方面的连锁反应,该国环境部在 4 月底要求奥尤陶勒盖矿参照中国标准升级环保设施,特别指出需强化风沙治理与尾矿处理技术。 力拓在 5 月 12 日的运营报告中披露,为满足蒙古新环保要求,已追加 1.2 亿美元投入,用于建设智能化尾矿库与防风固沙林带,项目总投资由此突破 82 亿美元。 环保投入的叠加让产能释放压力陡增,原计划 2025 年二季度达到月产 6 万吨铜的目标未能实现,5 月实际产量为 5.2 万吨,较预期低 13%。 与此同时,中蒙企业的直接合作出现新进展。6 月 8 日,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与奥尤陶勒盖矿签订技术服务协议,为其提供尾矿处理的中国标准解决方案,合同金额达 8000 万美元。 这是中国企业首次直接参与该矿核心技术环节,此前力拓多依赖欧美技术团队,仅通过第三方采购中国的采矿设备。 蒙古财政对矿场收益的渴求愈发迫切,6 月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奥尤陶勒盖矿上半年贡献税收仅 1.8 亿美元,占蒙古全国税收的 7.2%,远低于预期的 15%。 为加快资金回笼,蒙古政府在 7 月初与力拓达成协议,将矿场黄金分成比例从原来的 20% 上调至 25%,要求每月优先交付 1 吨黄金用于国库储备。 力拓被迫调整生产计划,7 月将黄金日产量提升至 40 公斤,但这导致铜矿选矿效率下降 5%,当月铜产量进一步降至 4.9 万吨。 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成为关键变量,7 月国内铜价同比上涨 8%,山西北方铜业在进博会签约基础上,追加采购 2 亿美元铜精矿,要求 9 月起按月度直接提货。 直接供货模式的落地显著提升效率,7 月通过甘其毛都口岸的铜精矿运输时间从以往的 12 天缩短至 4 天,物流成本降低 18%。 8 月 1 日,蒙古矿业与重工业部透露,正与中国协商将奥尤陶勒盖矿纳入中蒙绿色矿业合作试点,拟引入内蒙古的 “边开采、边修复” 技术体系。 力拓对此表示欢迎,其亚太区总裁魏思乐称,与中国的技术合作能帮助项目降低合规成本,预计可减少未来三年环保投入约 3000 万美元。 当前,矿场正推进环保设施改造与产能恢复的双重任务,力拓预计 10 月完成尾矿库升级后,铜月产量将回升至 6.5 万吨。 值得关注的是,蒙古政策的转向并非偶然,其 2025 年上半年对华矿产出口额同比增长 22%,中国已连续 12 年成为蒙古最大贸易伙伴。 力拓的经历印证了资源开发的现实逻辑:脱离近邻市场的技术与通道支持,即便掌控资源股权,也需付出更高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信源:蒙古将最大铜矿卖给澳洲,放话不准卖给中国矿石,16年后却成这样——历史大家
蒙古国在天津租地建设港口码头,部分蒙古人竟天真地以为租地就等同于拥有天津港周边1
【211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