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看懂了莫迪,也看透了印度,印度人不断生孩子,然后往加拿大和美国移民,抢工作、抢资源、抢选票,算盘打得啪啪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印度的庞大人口早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2024年,印度的总人口接近14亿,生育率刚刚触及人口更替的警戒线,然而,人口基数如此庞大,却面临着就业市场无法消化的困境,尽管每年有150万工科毕业生,能够找到对口工作的人却不足10%,许多毕业生即便拥有专业资格,也只能从事客服类的低薪工作,这种情况让生孩子成了某种“投资”,它不仅是为了家族的未来,也可能成为一家人实现梦想的跳板。 随着移民政策的全球化,印度人将移民视作解决问题的关键路径,美加等国的移民政策为印度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出口,这种“链式移民”的模式使得印度家庭能够通过一个人的成功申请,将整家族接到海外,尤其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印度移民的规模不断扩大,弗里斯科市就是一个典型例子,2000年印度裔在此占比仅为2.5%,到2025年预计将跃升至32%,这种人口的飞速增长,迅速改变了当地的社会结构和资源分配。 印度在全球移民潮中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印度人通过移民到海外,抢占了许多高薪职位,特别是在美国的H-1B签证体系下,每年美国提供的8.5万个H-1B签证中,印度人占据了82%,这些移民主要集中在高技术领域,比如IT和医疗行业,硅谷的印度裔科技人才数量庞大,他们在全球科技行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甚至掌控了诸如谷歌和微软这样的世界顶尖科技公司。 然而,印度移民潮带来的影响远不止工作和薪水的竞争,随着越来越多印度裔移民的到来,文化与教育资源的争夺也日益激烈,弗里斯科市的公立学校,72%的优秀毕业生名字中带有“帕特尔”或“辛格”,而且印度家长每年在课外辅导上的花费远高于其他族群,这一现象使得许多白人家庭不得不选择搬离,文化上,印度裔的影响也在逐渐加深,原本的宗教和文化设施被印度教寺庙所替代,印度移民用他们的人口优势,逐渐占据了周边的资源。 这种人口优势还体现在政治领域,印度裔在美国的选民比例不断上升,印度裔选民已成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选民群体之一,2020年,印度裔美国人投票率高达71%,与非西班牙裔白人相当,当前,美国国会已有5位印度裔议员,州议会中的印度裔代表数量不断增加,尤其在摇摆州,印度裔选民的力量甚至可以左右选举结果,印度裔群体的选票在美国政治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美国两党争夺的重要资源。 面对这种“人口红利”外溢的局面,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开始变得更加谨慎,特朗普政府将H-1B签证费用提高了数倍,针对印度裔的移民政策加大了限制,政策的收紧主要是为了保护本土劳动市场,防止过多的外来人才抢占高薪职位,然而,尽管政策变得更加严格,印度年轻人移民的热潮并未减缓,家庭早已为子女规划好移民路线,不仅仅是通过留学或工作签证,而是通过各种渠道把年轻人送到海外。 在印度,人才外流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印度的高技术人才和科研人员大量流失,许多高薪职位在海外被占据,这种“人才空洞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压力,尽管印度政府通过“人才回流计划”和“数字印度”战略,鼓励海外印度裔人才回国,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有限,因为对于这些已经在海外扎根的印度人来说,国内的机会远远不如在美加等地的诱人。 然而,印度的“人才流动”模式并不仅仅是单向的,它带来了深远的全球影响,印度裔移民不仅仅在工作中获得高薪,更在投资、创业等领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加拿大的许多企业,特别是科技和医疗行业,都离不开印度裔人才的支持,而这些移民家庭通过参与本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一种“影响力网络”,这种网络不仅仅是为了争夺资源,它还逐渐塑造了全球市场与政策的走向。 美国与加拿大的收紧移民政策并未遏制印度移民的步伐,反而促使他们寻找新的移民途径,无论是通过创业,还是通过技术远程工作,印度人总是能够找到突破口,即使是特朗普时代的移民政策收紧,也未能完全制止这种人才流动,印度家庭的移民规划不仅仅是应对眼前的困境,更是他们长远战略的一部分。 印度的移民潮带来了新的社会竞争格局,特别是在高薪岗位和文化资源的争夺上,美国和加拿大的中产阶级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压力,房价飙升、就业市场紧张,都加剧了当地社会的焦虑,尽管如此,印度移民的数量依然在稳步增加,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的移民需求,更是因为他们在当地社会中建立了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
印度总理莫迪已经做出了选择,不论是在金砖国家还是上合组织,都不会与广大发展中国家
【3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