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人损失10万也要东归!新疆巴州蒙古族的传奇,乾隆回应太硬气。 清朝那阵子,康熙正打准噶尔呢,东北又跟沙俄干上了,雅克萨那场仗打得火热,土尔扈特一看机会来了,干脆主动跟清朝联系,康熙还特意派了个大臣,跑到欧洲去跟他们谈,到了乾隆那会儿,准噶尔被平定了,沙俄对土尔扈特管得更严了,当时那个女沙皇,渥巴锡,就是之前被抓去当人质的那个太子的弟弟,带着部落打了好多仗,自己的孩子也被扣着,实在是受不了了,心一横,带着十七万人,往东边回来。 这一路上,哈萨克人追,沙俄兵也追,走了大半年,活着到伊犁的,少了十万人,差不多就剩下一半了,沙俄还跟清朝叫板,说你要是收留他们我就打你,乾隆回了一句,人已经到我地界了,你们就不能在我的地盘上追了,态度很明确,给土尔扈特挑了好地方,天山脚下的巴音布鲁克,博斯腾湖那片湿地,新疆第一批蒙古族就这么安家了,后来就成了巴音郭楞州。 巴音郭楞,面积比黑龙江省都大,这名字一听就有点蒙古那边的感觉,当地的蒙古族,跟内蒙外蒙还真不是一回事,他们是从俄罗斯那边过来的,伏尔加河边上,叫土尔扈特部,根子是卫拉特,就是明朝的瓦剌,瓦剌后来不行了,乱了套,土尔扈特让准噶尔挤兑得没地方去,只能一直往西走,到了伏尔加河边上才安顿下来,过了几年好日子,沙俄自己也想扩张,就拉着土尔扈特去打仗,小孩送去当人质,十个兵出去,能回来一个就不错了。 再往前倒,新疆跟蒙古的关系一直很深,八百年前,蒙古人的势力就在这活动了,清朝灭了准噶尔,准噶尔灭了察合台,察合台汗国就是成吉思汗二儿子的后代,蒙古人最早进新疆,是冲着契丹人建的西辽去的,辽国亡了,耶律大石带着一帮人跑到西边,建都虎斯沃尔多,就在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蒙古人先是把乃蛮部给打了,乃蛮的王子屈出律跑到西辽,还把西辽的权给夺了,蒙古军队就借着这个由头往西打,乃蛮、克烈这些部落,后来都成了哈萨克族的一部分。 草原民族嘛,不是说蒙古话就是说突厥话,来来回回就这两种,突厥人比蒙古人要早,隋唐那会儿西突厥汗国地盘可大了,蒙古人的祖宗室韦部,那时候还得听突厥的,后来突厥汗国自己内乱,唐朝一掺和,就散了,有些部落头领还当了唐朝的将军,唐朝末年,回鹘汗国被黠戛斯人给灭了,部落就到处跑,一支成了现在的裕固族,另一支就进了新疆,慢慢成了今天的维吾尔族。 更早的还有鲜卑,黑龙江那边的古蒙古语人群,南下建了个北魏,突厥的阿史那家族,最早还是给鲜卑人当奴隶的,汉朝把匈奴打跑了,鲜卑人才起来的,匈奴一般认为说的是突厥语系的语言。 谁能控制草原,其实是气候和地理决定的,蒙古高原又冷草又少,冬天一来牲口大批大批地死,活不下去就只能出去抢地盘,或者整个部落搬家,谁厉害谁就能统一,剩下的就往西边跑,匈奴、突厥、蒙古、土尔扈特,都是这么个路数。 汉武帝早就想明白了,边境上的事,光靠修墙没用,得从东北和西域两头把他们卡住,才能管住草原上的人,新疆就是这么进入汉朝视野的,这比回鹘、蒙古人进新疆早了一千多年。 新疆最早住的那些人,楼兰小河挖出来的,是说印欧语的,叫吐火罗人,汉朝的时候,西域那些绿洲小国,看匈奴太厉害,自己顶不住,就找汉朝帮忙,汉人过来屯田,通婚,汉人的基因现在新疆各民族身上都能找到,那个O2单倍型占了三成左右。 这两千多年,这块地一直是东西方的大通道,气候干燥,留下了不少宝贝,那个“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很早就有了,现在的新疆,发展也快,但骨子里还是那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 蒙古那首《鸿雁》,唱的就是土尔扈特东归的故事,新疆总被说成是远方,其实它就在我们这片大陆的正中间,楼兰小河的那些文物,现代化的工业景象,这片土地上,文明就是这样一波又一波地交替传承下来的。
康熙若没杀此人,清朝有可能就独霸世界,八国联军也许就不敢来了一提清朝的皇子,大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