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与稀土、芯片相关设备外,中国政府刚刚宣布也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相

史鉴奇谈 2025-10-11 14:04:15

除了与稀土、芯片相关设备外,中国政府刚刚宣布也对锂电池、正极材料、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行了出口管制,说明我国的出口管制措施不仅于法有据,而且正在更加体系化。   之前大家聊出口管制,多半会想到稀土或者芯片相关设备,这次把锂电产业链关键材料加进来,可不是临时起意。   实事求是说,这么做确实会让咱们少些商业机会。毕竟中国出口的这些锂电材料,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刚需,人家盼着拿货的心情一点不掺假。   就拿锂电池来说,全球新能源车、储能项目都靠它撑着,中国产的锂电池占了全球近七成的份额,不少车企、储能企业要是少了咱们的货,生产线都可能卡壳。正极材料里的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石墨负极材料里的高端人造石墨,咱们的产能和技术都是世界顶流,很多国家想找替代供应商都难。   但做生意不能只看眼前的钱,小道理总得服从大道理。要是无拘无束地出口这些东西,给咱们的国家安全、贸易秩序、生态环境造成损害,那这钱宁愿不挣。   先说说国家安全这块,现在新能源产业早就和国家能源安全绑在一起了。锂电池不只是装在汽车上,还广泛用在储能电站、通信基站、国防装备上。要是咱们无限制出口,把核心材料的产能和技术优势都耗光了,万一将来国际形势有变,人家拿这些材料卡咱们的脖子,咱们的能源安全、装备保障都得受影响。   而且这些锂电材料的生产,背后牵扯着不少关键技术,有些技术咱们花了十几年才突破,要是因为无序出口让技术泄露,再想追回来就难了。   再看贸易秩序,这些年总有国家拿着“产业链安全”当借口,对中国新能源产品搞各种限制。要么加征关税,要么搞所谓的“原产地规则”,想把中国排除在他们的供应链之外。咱们现在对关键材料实行出口管制,也是在维护公平的贸易秩序,让那些搞贸易保护的国家明白,产业链是相互的,你卡我的脖子,我也能在关键环节守住底线。   之前有些国家一边从中国大量进口锂电材料,一边又限制中国锂电池、新能源车出口,这种双标的做法本来就不公平。咱们的出口管制,就是要让贸易回归对等,不能只让别人占便宜,咱们吃亏。   还有生态环境这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锂电材料和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对环境的消耗可不小。生产正极材料需要用到钴、镍、锂这些矿产,开采和冶炼过程中要是不做好环保措施,会对土壤、水源造成严重污染。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需要高温煅烧,能耗高不说,还会产生不少废气废水。   咱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在推进“双碳”目标,对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管控越来越严。要是为了出口量,无限制扩大这些材料的生产,之前好不容易取得的环保成果可能就白费了。而且咱们的矿产资源也不是无限的,像锂、钴这些资源,国内储量本来就有限,大量出口相当于提前消耗子孙后代的资源,这种亏本事不能干。   可能有人会说,限制出口会不会让咱们失去国际市场?其实不然,咱们的出口管制不是“一刀切”,而是有针对性地规范,比如对那些可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贸易秩序的出口行为进行管控,对于正常的、合规的贸易需求,还是会保障的。   而且这么做也能倒逼国内产业升级,之前有些企业靠低价出口原材料赚快钱,现在有了管制,企业会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技术研发上,开发更高端、更环保的产品,从“卖材料”向“卖技术、卖服务”转型,这样咱们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的地位才会更稳固。   看看之前稀土和芯片相关设备的出口管制,不仅没让咱们失去市场,反而让更多国家意识到中国在产业链中的重要性,也推动了国内相关产业的技术升级。这次锂电材料的管制,肯定也会起到类似的作用。   说到底,出口管制不是目的,而是维护国家利益、规范贸易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的手段。咱们既要在全球市场上赚钱,更要守住国家的安全底线、生态底线。不能因为眼前的一点利益,就把长远的发展根基给丢了。

0 阅读:49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