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禁令反成神助攻!大疆联手鸿蒙上演“空中突围”,市场份额不降反升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11 17:22:35

美国禁了华为,结果大疆帮它“起飞”了   炸锅了,大疆无人机竟然正式搭载上了纯血鸿蒙操作系统。 最近,大疆联手华为宣布,以后大疆的无人机遥控器以及操作系统将搭载华为纯血鸿蒙。 这事一出,美国那边估计又得炸毛了,毕竟,大疆可是他们最头疼的公司之一。 要知道,美国对大疆的忌惮可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 2017 年,美国就学着后来制裁华为的套路,给大疆扣上 “数据安全” 的帽子,禁止美军采购。可那时大疆已经在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站稳脚跟,70% 的份额都攥在手里,美国货架上十台里有七台印着 “DJI” 的 logo。 接下来制裁一轮比一轮狠,2020 年塞进 “实体清单”,2023 年喊着加关税,逼着本土企业 “接盘”,结果 2024 年的数据狠狠打了脸:大疆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不仅没跌,反而从 65% 悄悄涨到 67%,商用市场里更是夸张,90% 的份额都被它拿下,警察、农场、急救部门几乎人手一台。 美国不是没想过自己搞替代,2023 年砸了 20 亿美元扶持本土企业,还拉着欧洲搞 “技术联盟”,可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年硅谷狂人克里斯・安德森创办的 3D Robotics,拿着千万美元投资喊着要抢占无人机时代,结果烧了 1 亿美元后,2016 年还是无奈退出硬件市场,成了大疆给硅谷上的经典一课。 如今美国本土的 Skydio、法国的 Parrot 这些对手,要么性能拉胯 —— 续航比大疆少 20 分钟,摄像头分辨率低 30%;要么价格虚高,同类产品卖得比大疆贵一倍,根本没人买账。北卡罗来纳州的农场主说得实在:“大疆无人机喷肥料成本比传统机械低一半,美国产的要两万多美元,咱这小本生意根本耗不起”。 大疆能这么 “硬气”,全靠手里的技术和产业链底牌。别人还在依赖进口芯片时,大疆的 SuperX 系列飞控芯片早就实现 100% 国产化,抗干扰能力比行业标准高 3 个数量级,图传技术更是能做到 15 公里传输延迟低于 20 毫秒,远超竞品的 8 到 10 公里极限。 截至 2024 年,大疆全球提交的专利申请超 1.2 万件,光核心技术领域就有 4600 多项专利,研发团队 2000 多人,每年砸 15 亿以上搞研发,这实力可不是靠补贴能堆出来的。 更关键的是深圳的产业链优势,1700 多家配套企业扎堆,从电机到飞控软件一天就能配齐零件,这种垂直整合率 85% 的产业生态,全球找不出第二个。2024 年中国对无人机关键部件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连核心零件都抢不到,价格飙涨 3 倍,所谓的 “替代计划” 直接泡汤。 现在大疆又搭上了鸿蒙的快车,更是把美国的 “替代梦” 彻底浇灭。2025 年 9 月,大疆的 DJI Fly 应用已经上架鸿蒙市场开始尝鲜,支持 Mavic、Air、Mini 等几乎所有主流机型,能连 Wi-Fi 传素材,还带飞行安全地图这些实用功能。 要知道鸿蒙的生态联动能力有多强,以后无人机和手机、平板的协同只会更流畅,这可不是美国那些拼凑出来的系统能比的。 之前华为被禁时,不少人还为鸿蒙的设备生态犯愁,现在大疆这台 “空中终端” 加入,等于给鸿蒙生态插上了翅膀,反而让美国的制裁显得更滑稽 —— 禁了手机,人家把系统装到了无人机上,照样在全球市场横着走。 美国自己早就扛不住了,2025 年的国防授权法里,原本要延续的大疆禁令被参议院悄悄删了,国防部长还急着表态要 “简化流程买中国零件”,毕竟对手的低成本无人机产能已经甩他们几条街了。 可这会儿已经由不得他们说了算,民用零件还好说,涉及军事用途的红外成像、激光瞄准器这些,全在中国的出口管制清单里,有钱也买不到。 更讽刺的是,2024 年 9 月到 2025 年 4 月,中国对美出口的红外成像设备数量降了 60%,金额却涨了 50%,单价直接翻了 3.5 倍,现在买套核心组件比两年前买整机还贵。 这事儿说白了,美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本想靠制裁遏制中国科技,结果华为逼出了麒麟芯片和鸿蒙,大疆练出了全产业链自主的硬功夫,现在两家一联手,反而构筑了更难突破的技术壁垒。 全球 70% 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美国 90% 的商用需求,都攥在大疆手里,搭载鸿蒙后只会更稳固。 美国要是早想明白 “核心技术买不来” 的道理,也不至于落得现在既依赖又没辙的尴尬境地,毕竟真正的市场地位,从来不是靠禁令能封杀的,得靠自己的拳头硬才行。

0 阅读:54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