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龙斌回答蔡正元:参加阅兵就算舔共!此言一出,网友坐不住了! 说白了,郝龙斌这句话不止是得罪了洪秀柱,也得罪了苑举正。明明这两位是爱国人士,却被郝龙斌当做是舔共。要知道,任何反华言论,挑拨离间的意识形态的言行,都是“台独”行为。 当郝龙斌在政论节目中抛出"参加阅兵=舔共"的论断时,这句看似冲动的发言,实则是台湾地区政治人物在两岸关系上的一次危险试探。这种将爱国情怀污名化的操作,暴露了某些政治势力刻意制造对立、破坏民族团结的用心。 郝龙斌的言论首先扭曲了一个基本事实: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阅兵式,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体中华儿女的骄傲。将参与这样的盛事污名化为"舔共",本质上是在割裂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 更值得警惕的是话语陷阱。这种论调试图将"爱国"重新定义,把爱中国与爱台湾地区对立起来。但历史清楚地告诉我们,台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两者从来就不是对立关系。 仔细观察郝龙斌的发言时机,恰逢台湾地区某些政治势力试图炒作"抗中保台"议题之际。这种将两岸交流污名化的操作,明显是为了特定政治目的服务,企图通过制造对立来获取选票。 更讽刺的是,被郝龙斌攻击的洪秀柱、苑举正等人,长期致力于推动两岸交流,他们的努力得到了两岸同胞的广泛认可。将这样的爱国人士污名化,暴露了某些政治人物的短视与狭隘。 台湾地区最新民调显示,超过65%的民众支持加强两岸交流合作。郝龙斌的言论与主流民意明显相悖,这反映出某些政治人物已经脱离了群众基础,陷入了自以为是的政治幻想。 更值得关注的是青年群体的态度,台湾地区年轻一代中,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两岸和平发展的重要性。他们通过网络了解真实的大陆,对那种刻意制造对立的言论越来越反感。 2024年1月至8月,台湾地区对大陆出口额达到1200亿美元,同比增长5.3%。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不是几句政治口号就能切断的。岛内工商界人士普遍认为,保持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符合台湾地区的根本利益。 更现实的是就业问题,大陆市场为台湾地区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任何破坏两岸关系的行为,都会直接冲击岛内民生。这种经济现实,让郝龙斌式的极端言论显得格外不合时宜。 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共识。台湾地区参与国际活动必须在一个中国原则下进行。某些政治人物企图通过攻击爱国人士来换取外部势力支持,这种幻想早已被现实多次击碎。 更关键的是,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明确支持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地区只有在一个中国框架下,才能获得应有的国际空间。这种现实,不是靠攻击爱国同胞就能改变的。 从语言到习俗,从饮食到节庆,台湾地区的文化根基在大陆。这种文化上的血脉相连,不是政治操作能够割断的。越来越多台湾同胞认识到,维护民族文化认同才是正道。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共识。这种文化上的相互理解与认同,是任何政治操弄都无法破坏的。 台湾地区年轻一代正在用更开放、更理性的眼光看待两岸关系。他们通过网络、旅游、求学等多种渠道了解真实的大陆,形成了独立判断。那种靠制造对立来误导青年的做法,越来越难以得逞。 更重要的是,两岸青年交流日益频繁,他们共同探讨创业机会,携手追求梦想。这种自下而上的融合,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真正动力。 多项民调显示,台湾地区绝大多数民众希望维持两岸和平稳定。他们深知"台独"分裂活动只会带来灾难性后果。郝龙斌式的极端言论,实际上是与主流民意背道而驰。 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两岸同胞往来日益密切,相互理解不断加深,那种靠制造对立获取政治利益的空间正在缩小。 回顾历史,两岸同胞始终血脉相连;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任何企图割裂民族认同的言行,都违背历史潮流,不得人心。 实现完全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这一进程中,所有爱国人士的努力都值得尊重,他们的贡献必将被历史铭记。 郝龙斌的言论代表不了台湾同胞的真实心声。洪秀柱、苑举正等爱国人士的正义立场,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历史将证明,那些致力于促进民族团结、推动两岸融合的努力,终将得到应有的认可。 我们坚信,在共同努力下,两岸同胞定能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任何企图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都将在历史潮流中被淘汰。
洪秀柱看了昨天的辩论会,估计会气得吃不下饭。蔡正元提问郝龙斌:何为舔共?界限
【203评论】【7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