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90多岁每月退休金上万元,但子女关系疏远,住在养老院。几年后,孙子准备接她回来,竟发现几年前 被她干儿子带走探亲,从此杳无音讯。孙子吃惊之时,竟然被奶奶的干儿子告上法庭,他拿着一份遗嘱,要求继承老人的一套房产和所有存款。 孙子懵了,几年前奶奶立过遗嘱,明确说把房子留给他,怎么会留给一个外人?双方争执不下,法官展开调查,背后的真相让人震惊不已。 王老太生于1932年,她名下有一套房产,每月还有上万元的养老金,经济上并不发愁。 王老太这辈子不算顺,早年离异后,跟三个子女关系都远,晚年全靠小儿子林某照料。可2016年林某身体垮了,实在没精力管妈,只能把她送进养老院。 即便自己病着,林某也常去看母亲,这大概是老太晚年最暖的光了。可惜这光没亮多久,2019年林某病重到没法去养老院,转年就走了。 林某的儿子小林处理完后事,第一时间就想去接奶奶回家照顾,结果到了养老院才傻了眼。 奶奶早在2019年底,就被个叫老刘的“干儿子”以“去山东探亲”的名义接走了,之后再也没消息。 小林满脑子问号:奶奶啥时候多了个干儿子?家里人咋全不知道?后来才查清,2016年林某探视频次少了,老太因为有骨髓炎常去看病,就在养老院附近认识了老刘。 这老刘嘴甜,自称会医术,免费给老太治病,还真有点效果,一来二去就骗走了老太的信任。 老太常年缺亲情,一感动就认了他当干儿子,2019年底更是被他以“方便照顾”为由接走了。 更过分的还在后面。2023年11月,91岁的老太在俩律师见证下立了遗嘱,说死后所有财产都归老刘。 没多久老刘就把小林告上法庭,说自己该继承遗产,还拿遗嘱说事儿,称程序合法。 小林当场懵了,奶奶2014年就立过公证遗嘱,明明白白说房子留给他!有亲孙子在,咋会把家产全给外人?法官一查,猫腻全出来了。 看遗嘱录像时,老太一口一个“大儿子”叫着老刘,还说小儿子林某2023年刚去世,老刘以前在维和部队待过,去过70多个国家没房子,所以才给遗产。 可老刘当场否认,说这些都是老太听来的传言,自己压根没去过维和部队。问起为啥联系不上老太,他又说自己不会用微信,老太手机坏了换号,这话谁信? 接着法官调了老太的抢救记录,看得人心里发寒,2023年12月22日,老太昏迷、呼吸困难、口吐白沫,老刘居然拖了6小时才叫救护车,这不就是耽误救命吗? 再查银行流水,更实锤了:老太每月上万的退休金,加上二十多万存款,在她去世前一年全被老刘转成活期,然后分好多笔从ATM取走了。 面对证据,老刘才慌了,说钱是老太“赠与”的,还说买了药,可拿不出任何证明。要是真赠与,直接去银行转账多方便,用ATM分笔取,明摆着心里有鬼! 最让人没法接受的是,老太去世后,老刘既没通知家属,也没办后事,居然把骨灰随便撒在山里,这哪是“干儿子”,简直连陌生人都不如! 后来才查清,老刘根本没正经工作,就是瞅准了老太缺爱,又对军人有好感,故意编虚假人设骗信任。 虽说《民法典》说有多份遗嘱冲突时以最后一份为准,但老刘这份遗嘱满是虚假信息,效力根本不算数。 反而2014年的公证遗嘱真实有效,最后法院驳回了老刘的请求,判遗产归小林,老刘上诉也没用。 这事看着是财产纠纷,其实藏着更扎心的问题:很多老人缺的不是钱,是陪伴和关心。 老刘就是钻了这个空子,用一点虚假的“温暖”就骗走了老人的信任和财产。要是子女、孙子能多陪陪老太,让她不那么孤单,也不会给坏人可乘之机。 你身边有没有老人被这样“忽悠”的事?要是家里有老人,你会怎么帮他们防范这种骗局呢?
上海,90多岁每月退休金上万元,但子女关系疏远,住在养老院。几年后,孙子准备接她
庞德谈趣事
2025-10-13 11:47:3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