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末年,赵王司马伦举办宴会,宾客顾荣发现一旁侍立的厨子在咽口水,便将盘中的肉割

炎左吖吖 2025-10-14 09:52:58

西晋末年,赵王司马伦举办宴会,宾客顾荣发现一旁侍立的厨子在咽口水,便将盘中的肉割了一块让他吃,顾荣这个无意之举,日后竟救了他一命。 301年,洛阳赵王府庭院的烤肉架烧得正旺。 肉上面的油脂滴在炭火上溅起火星,宾客们的锦袍沾着肉香,谈笑间全是司马伦篡位后的不安。 唯有顾荣的目光落在角落,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厨子蹲在烤炉边,闻着肉香味咽口水。 顾荣是吴郡顾氏的子孙,祖父顾雍做过东吴丞相,父亲顾穆曾任宜都太守。 西晋统一后,他以“洛阳三俊”的名声入洛,凭才华做到廷尉正。 此刻,他看着小厨子的样子,忽然想起吴郡老家的佃户。 天天弯腰插秧,连口热饭都难吃上。 他招手让侍从唤来厨子。 少年吓得腿软,跪在地上磕头:“大人饶命,小的不敢要。” 顾荣从盘里割下一块肥瘦均匀的烤肉,放在他掌心:“拿着,没人看见。” 厨子捧着肉,突然热泪盈眶:“小的天天烤肉,从没尝过。” 顾荣笑了笑:“那就尝一口,也算没白守着烤炉。” 旁边穿锦袍的官员嗤笑“顾大人何苦对下人屈尊”,他夹起自己的肉慢慢嚼:“他守着炭火烟熏火燎,连肉味都没闻过,这算什么道理?” 顿时,满座皆静,只有烤炉的噼啪声依旧在响。 然而,没人想到,这场烤肉宴的余温,会在十年后变成救命的绳索! 304年,司马伦废晋惠帝自立,改元“建始”。 这步棋捅翻了西晋的棋盘。 齐王司马冏、河间王司马颙等诸侯起兵“勤王”,百万大军向洛阳涌来。 顾荣本是江南士族,不想卷进这滩浑水,可他是廷尉正,负责审理“逆党”文书,最终还是被列进“附逆”名单。 齐王攻进洛阳那天,街道满是喊杀声。 顾荣被捆在赵王府院子,刽子手的刀已经架在脖子上。 他闭着眼等死,忽然听见有人喊“刀下留人”——是当年的小厨子! 此时的厨子已成了齐王的亲兵,脸上多了几道刀疤。 他冲过来拽住顾荣的胳膊:“这是我当年救过的人!” 齐王部下认出他的身份,不敢阻拦。 厨子把顾荣塞上马:“快往江南跑,那里安全。” 一旁的顾荣回头看他:“你怎么办?” 他笑:“我是齐王的兵,死不了。” 顾荣骑着马刚出洛阳城,就被乱兵截住。 一群土匪举着刀喊“留下财物”,他护着怀里的家书刚要反抗,一道长枪刺倒两个土匪,是厨子! 他不知何时追了上来,亲兵服破了,脸上全是血:“我说过要救你,就不会让你死!” 他们在瓜洲渡遇到更大危险,乱兵放火烧了雇来的船。 厨子跳上船,挥舞长枪逼退扑过来的火舌,顾荣跳进江里抓住船舷。 等到了对岸,厨子的伤口裂开,血顺着胳膊流下来:“没事,这点伤比当年烤炉的烫伤轻多了。” 到了建康,顾荣凭“洛阳三俊”的名声成了南迁士族领袖。 他辅佐琅琊王司马睿,推荐贺循、纪瞻等寒门子弟做官,安抚流民,渐渐稳住了江南局势。 有人问他为何这么做,他说:“当年那个厨子让我明白,底层的人也有尊严。我想让更多人,不用再像他当年那样,连肉味都没尝过。” 厨子始终跟着他,从护卫变成府里的老人。 顾荣还是保留着当年的习惯,看见仆人端着热汤,会提醒“慢点儿”。 看见寒门子弟读书,会主动问“要不要帮忙”。 他说:“不是为了报答谁,是当年那块肉,教会我怎么当人。” 318年,司马睿称帝建立东晋。 顾荣被封为骠骑将军,成了开国元勋。 他在府里摆宴,特意让厨子烤了肉。 看着眼前的烤肉,他想起十年前的洛阳,想起厨子的眼泪。 “你还记得当年吗?”他问。 厨子笑:“记得,那是我这辈子吃的最好的肉。” 顾荣夹起一块肉放进他碗里:“尝一口,这么多年,手艺没变吧?” 顾荣的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谋略,只有一块烤肉的温度。 他或许从没想过要回报,可十年后的生死相救、江南的稳定、东晋的建立,都藏在那块肉里。 老子说“善人者,人亦善之”,巴尔扎克说“真正有才能的人总是善良的”。 顾荣的善良不是施舍,是看见别人的苦,不是图报,是把别人的难处放在心上。 那块烤肉早凉了,可善意的温度,却穿越了十年的乱世,变成了最珍贵的光。 有时候想想,人这一辈子,最该攒的不是钱,是“看见别人”的能力。 你给别人的,说不定哪天,就会变成了自己的救命绳! 就像顾荣,他用一块肉,换来了十年后的命。 用一份尊重,换来了最忠诚的陪伴。 而这,就是善意最动人的模样,不是交换,是因果,不是要求,是本能。 主要信源:(齐鲁壹点——西晋顾荣(王连清)、洛阳网——河洛典故:顾荣施炙)

0 阅读:70

猜你喜欢

炎左吖吖

炎左吖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