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4月,周恩来在上海不幸被国民党抓获,就在他认为自己的革命生涯可能走到尽头时,审讯室的门打开了,走进来的人竟是他昔日在黄埔军校十分器重的学生鲍靖中。 1927年4月的上海,白色恐怖笼罩,周恩来在指挥工人纠察队转移时,被国民党军队包围。 在被押解至第七团团部后,他被单独关押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内。 面对随时可能降临的危险,周恩来的内心却异常平静,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也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 就在这时,审讯室的门被推开了。 走进来的人让周恩来颇感意外,竟然是他昔日在黄埔军校十分器重的学生鲍靖中。 鲍靖中是广东大埔县人,1925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 第一次东征时,他在何应钦率领的黄埔军校教导团,在惠州粉碎陈炯明部将林虎包抄东征军的战役中立功,被提拔为营长。 1927年3月下旬,何应钦率领的北伐东路军到达上海,鲍靖中又被提拔为中校团长,驻防浦东。 鲍靖中走进小屋,一眼就认出了周恩来,他先是一愣,随即快步走到周恩来面前,低声说道:“周主任,您受苦了。” 周恩来看着眼前的学生,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鲍靖中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但没想到会在这里相遇。 鲍靖中告诉周恩来,他一直在关注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他对蒋介石发动的反革命政变深感不满,也一直在寻找机会。 黄埔时期,周恩来担任政治部主任,以其渊博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深受学生爱戴,鲍靖中当年正是受到周恩来革命思想的熏陶,才立志投身革命。 此刻,黑洞洞的枪口下的周恩来也认出了这位曾经的学生,两人四目相对,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 鲍靖中内心经历着激烈的挣扎,面对曾经敬爱的老师,他深知若将周恩来的身份上报,可能会获得嘉奖,但伟大的革命事业将失去一位重要的领导人,他也将违背自己的良知。 片刻思索后,鲍靖中支走了屋内的士兵,如何快步走到周恩来面前,表明会设法让他离开。 周恩来深为感动,但也不免担忧此举会连累鲍靖中。 然而情况紧急,鲍靖中已经拿出了一套国民党军服,坚持要周恩来换上,并亲自护送他离开。 就在两人准备离开审讯室时,门外突然传来脚步声,第一师代理政治部主任酆悌带着士兵走了进来。 酆悌同样毕业于黄埔军校,也认识周恩来,鲍靖中心中一紧,以为计划要败露了。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酆悌的目光仅仅从一行人身上扫过,简单询问了团里的一些事务后,便调头离开了。 原来,酆悌内心也反对国民党对共产党人的迫害,他原本赶来正是想设法解救周恩来,见到鲍靖中已采取行动,他便选择了默许。 就这样,在鲍靖中的护送下,周恩来成功脱离了险境,他后来安全抵达南昌,参与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新中国成立后,周总理始终没有忘记鲍靖中的救命之恩。 1950年,他委托刘伯承多方打听鲍靖中的下落,六年后,才得知鲍靖中在南京过着低调的生活。 1957年,周总理特地前往南京会见鲍靖中,两位老人重逢时,双手紧握,回忆起三十年前的惊险经历,不禁感慨万千。 然而遗憾的是,酆悌后来因1938年的“焦土政策”事件被蒋处决,周总理曾试图营救,但未能成功。
八路军129师的四巨头,地位有多高?“1937年8月25日凌晨,刘伯承低声对徐
【3评论】【11点赞】
阿陇
[赞][赞][赞]……
经文纬武
知恩图报,君子也[点赞][点赞][点赞]
用户61xxx72
那句话怎么说的?大难…,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