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做青山托云梯 夕阳的余晖,悄悄爬上了窗棂,给康定市藏文中学会议室里尚存的几分

柯远玩旅游 2025-10-15 22:47:26

愿做青山托云梯 夕阳的余晖,悄悄爬上了窗棂,给康定市藏文中学会议室里尚存的几分竞赛的灼热,添上了一抹温柔的暖色。 活动散了,人声渐息,我独自坐在评委席上,望着那方才还写满俊逸粉笔字的黑板,心潮却如窗外泽仁崩增峰的云海,起伏难平。我今年3月从成都而来,作为“四川省优师帮培计划”的一员,踏进这所学校不过数月。今日,以评委的身份,参与了这一场跨学科教学技能竞赛,恍惚间,竟像是重走了自己那段青涩而又滚烫的来路。 眼前的赛场,是何其的郑重,又何其的亲切!我还记得方案里那行庄严的标题:“弘扬教育家精神,做新时代好老师”。这话是方向,是标尺,而今天,我在这小小的会议室里,真切地触摸到了它的体温。说课的老师,将那课文里的乾坤,一层层剖开,教学目标、重难点、核心素养,在他们清晰而坚定的阐述里,仿佛有了生命,要在学生的心田里扎根。钢笔字、粉笔字的赛场,静得只听见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和粉笔叩击黑板的笃笃声。那一横一竖,一撇一捺,端方的是楷书的筋骨,流淌的却是对汉字、对文明最本真的敬意。这哪里只是比赛呢?这分明是一场虔诚的守护。 最是那即兴演讲的环节,让我动容。十分钟的准备,抽签定题,便要登台诉说自己的教育衷肠。我听着他们,有的谈起在牧区家访时,孩子那双从怯懦到明亮的眼睛;有的说起为了一个语法,如何绞尽脑汁,编成一首孩子们爱唱的歌谣。他们的语言或许还不算最圆熟,他们的手势或许还带着些许紧张的生涩,但那份从心底里涌出来的真诚与热望,却像高原上最纯净的雪水,洗濯着我的耳朵与心灵。我坐在台下,频频点头,心里有个声音在说:是啊,就是这样,教育的魂魄,不正是在这一点一滴看似平凡、实则艰难的坚守与创造之中么? 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像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荡开的涟漪,一圈圈,都是我自己年轻的影子。我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我作为中师生苦练基本功的青葱岁月。后来参加工作,在泸州市龙马潭区的那场技能大赛上,我拿了一等奖的第一名,赓即还被区总工会和区人才办授予“优秀人才示范岗”称号,对于当时的我,是何等巨大的鼓舞!再后来,代表区里参加市里的辩论赛,为“打造川滇黔渝商贸物流中心”而慷慨陈词,我们团队又夺了魁。如今回想,那一个个奖状、一场场竞赛,究竟是什么?它们是一个个平台,是一双双发现的眼睛,将我这个原本普通的青年教师,从县区托举到省城,从列五中学托举到更广阔的天空。 平台之于成长,犹如青山之于云梯。没有山的依托,云梯何以触摸苍穹?今天的康定市藏文中学,便是为这些可爱的青年教师们,垒起了一座最坚实的山。我看着名单上那些名字--马艳、夏娟、王杰澜、胡天亮、杨琪燕……他们多像当年的我,怀着一腔纯粹的教育理想,只待一阵风,便可扶摇直上。而学校,便慷慨地送来了这阵风。 于是,在我做点评时,我竭力将这份“看见”与“懂得”说给他们听。我赞扬他们笔下汉字的风骨,也提醒他们板书亦是“无声之师”;我激赏他们演讲中的真情,也期望他们的讲述能多一些与听者心灵的共振。我说不出过于严厉的批评,因为我深知,成长需要时间,更需要善意而专业的指引。我只愿我的些许观察,能如一点微光,照亮他们前行路上那些可能被自己忽略的角落。 赛事终了,但教育的征途正长。我亲爱的青年教师朋友们,请你们务必珍惜这样的淬炼,珍视身边的同伴与师长。你们的能力,便是这所学校未来的高度;你们的肩头,承载着无数藏族孩子眺望远方的梦想。愿你们莫负这大好时光,将今日赛场上的星火,带回明日平凡的课堂,让它终成燎原之势。 而我,这名来自他乡的支教者,惟愿能做这青山之上的一抔泥土,静静地,托举着你们这一架架青春的云梯,去触碰那教育星空中,最璀璨的华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