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前太善良,要不是美国手把手的示范他的那些流氓手段,我们都还不知道原来还可以

史鉴奇谈 2025-10-16 12:03:18

我们以前太善良,要不是美国手把手的示范他的那些流氓手段,我们都还不知道原来还可以这样干。之前美国进行长臂管辖的时候,对于美国的技术有个最低含量标准是25%,后来美国给它调到10%,最后给调到了1%。   这哪是监管啊,简直是把全世界的产业都当成自家菜园子。哪怕一件商品里只有一颗美国产的小螺丝,美国都能跳出来指手画脚,这种霸道程度直接刷新了所有人对“规则”的认知。   就拿华为那事儿来说,美国先是用25%的标准限制芯片供应,华为还能靠着和其他企业合作研发维持运转。随后标准降到10%,不少中间厂商迫于压力只能断供。等到1%的标准一出台,连使用美国设计软件的芯片都被禁止,直接把华为逼到了自主研发的绝境。   咱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既然美国都这么不讲道理,那咱也没必要再客气。这一次中国直接有样学样,而且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类似的技术关联标准一次性调到0.1%。别小看这0.1%的数字,里面藏的门道可深了去了。   这个调整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而是基于现实博弈的精准反击。美国不是喜欢用技术占比卡别人脖子吗?那咱就用更严格的标准让它尝尝滋味。现在只要商品里含有0.1%的中国敏感技术,中国就有权对其交易进行审查,这一下就把主动权牢牢握在了自己手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稀土产业链。中国在稀土提炼技术上拥有绝对优势,全球几乎所有高端稀土产品都离不开中国的专利技术。以前美国企业还能通过第三国转口采购,想偷偷绕过监管。现在0.1%的标准一出台,只要产品里用到中国技术提炼的稀土,哪怕占比微乎其微,都得经过中国审批。   这一下可把美国不少高科技企业急坏了。像特斯拉的电池生产需要稀土永磁材料,波音的航空发动机也离不开中国技术的稀土产品。以前它们还能通过多层供应链隐藏技术来源,现在0.1%的标准让这些操作彻底无处遁形。   美国政府立马跳出来指责中国“破坏规则”,可这话听着格外讽刺。当初美国把标准从25%降到1%的时候,怎么没想过自己在破坏规则?现在中国只是用它自己的逻辑反制,它倒先不乐意了,这种双标嘴脸真是让人看得一清二楚。   中国这步棋走得既聪明又解气。0.1%的标准不仅针对性强,还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对于友好国家的正常贸易,中国会简化审批流程,不耽误双方合作;但对于那些想借技术卡中国脖子的国家,这个标准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门槛。   不少欧洲企业已经开始主动调整供应链,加大与中国技术企业的合作力度。它们心里门儿清,现在中国的技术标准已经成为全球贸易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与其对着干不如主动适应,这就是规则制定权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美国那些曾经靠着长臂管辖获利的企业,现在终于体会到被卡脖子的滋味。有消息说,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已经多次游说政府,希望能和中国就技术标准问题进行谈判。可当初它们联手施压华为的时候,怎么没想过今天的局面?   说到底,中国调整这个标准不是为了搞霸权,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美国手把手教的“流氓手段”,咱学会了但用得更有章法。你用技术占比限制我,我就用更精准的标准反制你,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毛病。   现在全球贸易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单边主义那套早就行不通了。中国0.1%的技术标准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霸权的虚伪,也让全世界看到,中国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应对的国家,而是有能力制定自己规则的玩家。   未来这场技术标准的博弈还会继续,但中国已经掌握了主动权。美国要是还抱着老一套的霸权思维不放,只会在全球产业链中越来越孤立。毕竟谁也不想跟一个动不动就用长臂管辖卡脖子的国家做生意,而中国的0.1%标准,正是给这种霸权主义装上的一道刹车。   咱可不是学美国搞霸权,只是学会了怎么保护自己。以前太善良总被欺负,现在摸清了规则,自然要拿出对应的办法。美国要是想不通这点,以后还得在技术标准这事儿上栽更多跟头,毕竟做生意讲究的是公平,不是谁拳头大谁说了算。

0 阅读:3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