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

康安说历史 2025-10-16 15:49:21

巴西那边,大豆已经不是按吨卖了,是按“山”卖的。还没到年底,就卖了超过1亿吨,直接把去年的记录踩在脚下。你猜这泼天的富贵,谁给的?八成。整整八成的大豆,全进了咱家的粮仓。九月份更夸张,巴西港口出来的豆子,几乎是“中国专供”。这哪是做生意啊,这简直就是咱家开了个超大型自助餐,巴西负责疯狂上菜,还生怕菜不够。 先得说清楚,中国为啥这么能 “吃” 豆子。2024 年中国大豆消耗量就有 1.17 亿吨,但自己能产的还不到 15%,剩下 85% 都得靠进口,说白了,10 颗豆子里有 8 颗半是国外来的。 这些豆子可不是光用来榨油炒菜的,更关键的是榨油后剩下的豆粕 —— 这玩意儿是饲料里的 “蛋白灵魂”,占了饲料蛋白来源的 60% 以上。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国,每年要养几亿头猪,还有海量的鸡、鸭、鱼等着喂,这些 “活口” 每天都得靠豆粕续命。 就拿生猪来说,一头猪从断奶到出栏,差不多要吃掉 200 公斤饲料,其中豆粕就得占 30 公斤,全国几千万头猪算下来,豆粕需求直接堆成了山,自然就得靠进口大豆来填这个窟窿。 以前中国也买美国大豆,2017 年美国大豆还占中国进口量的 34%,但 2018 年中美贸易摩擦一来,关税波动让进口商心里没了底,转头就扎进了巴西的怀抱。 这一换发现太香了:巴西大豆蛋白含量平均 47%,比美豆略高,正好适配中国饲料加工的需求,而且到岸价还便宜 5%-10%,性价比直接拉满。 更重要的是巴西给的安全感,2024/25 年度巴西大豆产量直接干到 1.68 亿吨,出口潜力 1.1 亿吨,比美国全年供应能力都高,相当于家里有个超大粮仓,随时能补货,根本不愁断供。 反观阿根廷,一会儿干旱减产一会儿政策变动,供应总是掉链子,美国又时不时拿关税当筹码,这么一对比,巴西自然成了中国的 “最优解”。 巴西这边也早就把中国当成了 “衣食父母”。大豆是巴西最主要的农产品出口,2024 年大豆综合体出口额占巴西农产品总出口的 32.8%,而其中 74.6% 都卖给了中国,相当于巴西农业的三分之一收入都靠中国市场撑着。 为了留住这个大客户,巴西农民简直把 “讨好” 写在了行动上:1990 年巴西大豆每公顷产量还不到 1740 公斤,现在靠着改良品种和技术,单产稳定在 3000-3500 公斤,翻了快一倍。 中国企业还帮着搭基建,隆平高科在巴西建了 10 个研发站点、2 个种子加工厂,培育的种子覆盖了巴西 6000 余万亩农田,甚至牵头搞了 “中国 — 巴西农业科技产业园区”,把精准农业、田间监测这些技术都带了过去,帮巴西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把供应链攥得更紧了。 就像巴西植物油行业协会主席说的,这是 “相互依存”,中国要保障供应,巴西要靠中国吃饭,谁也离不开谁。 现在这买卖做得越来越 “丝滑”,连钱的问题都解决了。以前国际贸易都得用美元结算,绕一圈不仅要交手续费,还得担汇率风险。 现在中巴直接用人民币结算,2025 年 4 月中国一下子签下 40 船、240 万吨巴西大豆订单,全走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绕开了 SWIFT,省了不少麻烦。巴西央行甚至能用人民币去买伊朗石油、土耳其军备,彻底不用看美元脸色了。 为了稳住合作,巴西还跟中国签了 1900 亿元的本币互换协议,60% 的大豆出口都用人民币结账,相当于把两国的经济绑在了一起。 这种绑定在物流上更明显。巴西的港口现在都摸清了中国的节奏,知道中国 4-9 月是巴西大豆到港旺季,特意调整码头调度,就怕耽误发货。 2025 年 4 月宁波舟山港接卸巴西大豆的船艘次同比涨了 48%,靠泊的货轮一艘接一艘,码头工人都忙不过来。 就算偶尔出点小插曲,比如 2025 年初巴西下雨耽误了收获,导致大豆到港推迟,中国这边也有预案,政府储备大豆一波波投放市场,油厂开机率很快就回升了,根本没影响大局。 说到底,巴西大豆按 “山” 卖的底气是中国给的,而中国敢敞开吃的底气是巴西给的。2025 年巴西大豆出口预计能到 1.1 亿吨,创下历史新高,这背后八成都是中国的订单;而中国进口大豆里,每 10 颗就有 7 颗来自巴西。 这种你种我买、你产我销的模式,早就超越了普通生意,成了全球农业产业链的 “黄金搭档”。巴西农民现在看中国的需求报表比看天气预报还勤,中国的饲料厂则盯着巴西的港口动态算库存,说白了,这哪是什么 “自助餐”,分明是两国把饭碗紧紧扣在了一起,谁也松不开手。

0 阅读:50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