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浙江渔民网捞出2名美军尸体,怕天热腐烂,渔民用腌鱼的方法将尸体密封在

趣史小研究 2025-10-16 17:44:23

1956年,浙江渔民网捞出2名美军尸体,怕天热腐烂,渔民用腌鱼的方法将尸体密封在鱼缸内,几天后,美军出动3艘航母,49艘舰艇,200余架飞机集结东海,要与中国开战。 1956年8月22日深夜,一架代号“鼬鼠”的美军P4M-1Q型侦察机,正贴着咱们的海岸线搞小动作。这飞机在当时可是顶级货色,活塞和喷气双动力,飞得又远又刁钻,专门干些偷鸡摸狗的电子侦察。仗着咱们夜间防空能力弱,它跟逛自家后院一样,大摇大摆地就往上海方向凑。 23点17分,我军雷达屏幕上,一个不请自来的光点打破了宁静。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和空四军军长高厚良一看,这还得了?立刻下令:“起飞拦截!” 接下命令的,是王牌飞行员张文逸。这位老哥可不简单,参加过抗美援朝,手上是有战绩的。他二话不说,跳上自己的米格-15战斗机,一脚油门就冲进了夜空。 张文逸心里憋着火,把飞机速度飙到850公里/小时,直扑目标。地面指挥怕他飞太快冲过了头,赶紧让他减速。这P4M-1Q侦察机看着笨重,其实滑得很。它一看米格-15追上来了,立马降低高度,想利用速度差甩开张文逸。 但张文逸是谁?老猎手了。他硬是把时速超过800公里的喷气式战斗机,稳稳地降到了300公里/小时左右,几乎跟那架“鼬鼠”并驾齐驱。朋友们,这可不是开玩笑。这个速度接近米格-15的失速临界点,稍不留神,飞机就可能直接拍海里去。这操作,堪称刀尖上的舞蹈。 凌晨0点17分,地面传来命令:“攻击!” 张文逸调整姿态,从敌机右后下方悄悄接近。他没有急着开火,而是耐心地等到能看清对方机翼上的铆钉了,才猛地按下炮钮。 第一轮炮弹,被狡猾的美机一个俯冲躲了过去。 张文逸不慌不忙,迅速拉起,调整角度,第二轮炮弹呼啸而出。只听“轰”的一声,敌机左翼爆出一团火光,机身剧烈摇晃。中了! 可这P4M-1Q确实皮实,挨了一炮居然还想跑。它拖着黑烟,拼命往公海方向挣扎。张文逸哪能让它得逞,迅速追到敌机肚子底下,把剩下所有炮弹一股脑儿全送了过去。 这次,敌机再也没了机会。它像个巨大的火球,一头栽进了浪岗山附近的海域。张文逸平静地向地面报告:“敌机已被击落。”然后驾机返航,深藏功与名。 美国那边,一架最先进的侦察机连同机上16名机组人员,说没就没了。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机械故障,直到第二天新华社发了条简讯,说我军在舟山群岛上空击落一架“蒋军飞机”。 美国人一看,恍然大悟,原来是被解放军给干下来了! 这里就得说说咱们领导人的智慧了。这“蒋军飞机”四个字,是周恩来总理亲自定的。这么说,既表明了我们的态度——敢来就敢打,又留了回旋余地,把皮球踢给了美国人,看他们怎么接。我们既不主动挑事,也绝不怕事。 果然,美国人恼羞成怒,觉得面子挂不住,于是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三艘航母开到家门口,耀武扬威。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都做好了开战准备,整个东海舰队枕戈待旦。 但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将军却很冷静,他分析说:“美国佬这是在搞战争讹诈,朝鲜战争刚打完没几年,他们心里有阴影,不敢真动手。这阵仗看着吓人,其实就是想吓唬我们,让我们自乱阵脚。” 事实证明,聂将军的判断完全正确。我军摆出“奉陪到底”的姿态,严阵以待。美军舰队在海上晃悠了十几天,看我们不吃他那一套,自己也觉得没趣,最后只好灰溜溜地撤了。 军事对峙是结束了,但“官司”还没打完。美国人到处嚷嚷说我们在公海攻击他们,我们需要铁证来堵住他们的嘴。海军派船打捞了半天,只找到一些飞机残骸。最关键的证据——飞行员尸体,一直没找着。 这时候,咱们的舟山渔民张家兄弟,就闪亮登场了。 他们跟往常一样出海打渔,一网下去,感觉沉得不行,以为是条大鱼。兄弟俩兴奋地使出吃奶的劲儿往上拉,结果网里拖出来的东西,让他俩吓了一跳——两具穿着外国军装的尸体。 缓过神来,哥哥对弟弟说:“这不会就是前几天被解放军打下来的美国佬吧?”他们想起最近总有军舰在这片海域活动,一下就明白了。鱼也不打了,赶紧开船往回走。 可这大热天的,尸体很快就会腐烂发臭,证据就没了。这时候,渔民的智慧就体现出来了。他们船上带着腌咸鱼的大缸,兄弟俩一合计,把缸里的鱼倒出来,把两具美军尸体塞进去,再用塑料布把缸口封得严严实实。就这么着,两位美军飞行员在死后,体验了一把“中式腌制”。 回到岸上,他们立刻报告了政府。这两具被“腌制”得完好无损的尸体,连同之前打捞上来的飞机残骸,成了美国人入侵我领空的铁证。 在证据面前,美国人彻底没了脾气。我们出于人道主义,通过英国驻上海领事馆,把这两具尸体还给了美方。据说,那位英国外交官在办交接时,一脸哭笑不得地说:“先生们,我干了这么多年外交,这种差事还是头一回办。”

0 阅读:1
趣史小研究

趣史小研究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