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为什么要在夜晚举行阅兵仪式呢?是出于安全考虑吗? 朝鲜阅兵活动这些年变化挺大,早年间多在白天进行,转折点出现在2018年后,金正恩上台执政期间,夜间模式渐渐成为主流。 这么改一部分原因确实跟安全挂钩,美国和韩国卫星监控越来越紧,光学卫星白天能拍得清清楚楚。朝鲜方面通过控制现场灯光,只亮关键部位,让卫星图像模糊,减少情报泄露风险。 韩国情报部门就说过,2023年7月胜利日阅兵前,他们卫星看到平壤郊区有动静,但具体导弹数量和型号辨不清。这么做,朝鲜就能展示实力,又不让外界摸清底细。 白天市区车水马龙,调动几万人和重型装备容易出乱子,影响居民出行。夜里街上人少,封路简单,安保人员容易布置。 2021年9月国庆阅兵时,平壤主要街道提前封闭,便衣警卫沿线站岗。参与部队集合也更低调,不容易被偷拍或干扰,这对整体安全有帮助。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外部威胁随时可能升级,选择夜间能降低意外发生概率。 白天阅兵看重整齐度,夜里加灯光和无人机,视觉冲击强多了。2023年2月军队成立75周年阅兵,用了上千架无人机拼图案,配上装备灯火。 国际上关注度高,帮朝鲜宣传军力。2025年10月建党80周年,展示了新款洲际导弹,韩国媒体分析半天也说不出准信。灯光设计巧妙,只显轮廓,藏住细节,让人猜不透技术水平。 回溯历史,朝鲜阅兵传统从1948年建国开始,早期多在白天,强调群众参与。金日成时代,阅兵常结合节日,展示部队忠诚。 金正日时期,继续这个模式,但规模扩大,加入更多导弹元素。金正恩接班后,创新多起来,夜间阅兵从少数尝试变成常态。2018年9月国庆就是个例子,那时开始测试夜间效果。 一方面,卫星技术进步让白天风险增大,美国KH系列卫星分辨率高,夜里光学成像弱。朝鲜通过夜间活动,巧妙规避。另一方面,内部凝聚力需要,夜里灯光秀能激发民众热情,媒体转播后影响力大。 具体到装备保密,新武器亮相是阅兵重头戏。白天阳光充足,照片能捕捉螺丝细节,专家一分析就知道材料和工艺。夜里灯光从侧面打,影子多,细节模糊。 拿2023年7月那场来说,展示了类似美国全球鹰的无人机,韩媒看照片猜了半天,也没确定是否抄袭技术。2025年8月人民革命军90周年阅兵,又亮出火星-17导弹,射程远,但夜间光线让外界没法测准参数。 朝鲜这么操作,是保持军事实力的神秘感,避免被针对性反制。
朝鲜为什么要在夜晚举行阅兵仪式呢?是出于安全考虑吗? 朝鲜阅兵活动这些年变化挺
雨中山果落
2025-10-16 20:32:35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