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35年,长史杨仪因不满蒋琬的职位高于自己,在后军师费祎面前抱怨道:诸葛丞相

时光浅吟离殇 2025-10-17 10:28:44

公元235年,长史杨仪因不满蒋琬的职位高于自己,在后军师费祎面前抱怨道:诸葛丞相去世时,如果我率军去投曹魏,今日也不会落到如此田地啊,这真是一件令人后悔莫及的事情啊! 杨仪襄阳出身,早年给荆州刺史傅群当主簿,帮着管文书啥的。那时候天下乱成粥,刘备在荆州拉队伍,杨仪一看风头不对,赶紧跳船,跑去关羽那儿投效。 关羽挺赏他,让他干功曹,专门考核手下官员的活儿。这差事不轻松,得天天盯着账册,查那些家伙有没有偷懒。 杨仪干得还行,建安十二年,关羽派他西上蜀地见刘备。他一路颠簸,到了成都,刘备一见他,就聊得投机,杨仪嘴巴利索,分析军政得失,刘备听完直点头,当场提他做左将军兵曹掾,让他留在身边出主意。 从这儿起,杨仪就进了刘备的核心圈子,帮着草拟诏令,管军务谋划。 刘备后来打下汉中,建都那儿,杨仪升尚书,位子稳了。 他在尚书台批文件,处理边关军报,忙得脚不沾地。可性子倔,爱摆架子,跟尚书令刘巴为点小事顶牛,刘备一看俩人不对付,赶紧调杨仪出成都,去当弘农太守。杨仪走了,蜀中少了点是非,可他自己也觉得憋屈。 章武三年,刘备白帝城一死,诸葛亮接手蜀汉大局,准备北伐曹魏,就把杨仪从弘农召回成都,任参军,让他跟着出征。杨仪这回干得卖力,几次北伐,他管后勤补给,统筹粮草辎重,确保军队不饿肚子。诸葛亮看他靠谱,夸过好几回,还想把他培养成军政骨干。 杨仪拟军规,调度兵马,祁山那仗,他把补给线管得井井有条,蜀军才能撑住。 可惜老毛病不改,恃才傲物,跟大将魏延老拌嘴。俩人一言不合就吵,魏延还拔刀要砍,杨仪差点出事,诸葛亮出面才压住。 诸葛亮建兴十二年病逝五丈原,杨仪接遗命,率北伐军南撤。魏延不服,堵栈道要争权,杨仪使计,让马岱带兵夜袭,魏延带亲信逃汉中,马岱追上,一刀结果了他。杨仪以为这下军权到手,谁知诸葛亮生前有密奏,推荐蒋琬接班尚书令兼益州刺史。 等杨仪带兵回成都,蒋琬已经掌了大权,杨仪一看这架势,气不打一处来。他本以为自己劳苦功高,该轮到他了,结果蒋琬稳稳上位,杨仪职位反倒在其下。 这时候杨仪出任长史,建兴十三年,他憋不住了,向后军师费祎发牢骚,说诸葛亮死时要是带军投曹魏,现在也不会这么惨。这话听着就扎心,费祎没多说,回去就把事儿捅给了刘禅。刘禅一听,火冒三丈,下令免杨仪官职,贬为庶人,流放汉嘉郡。 杨仪到汉嘉,日子过得窝囊,他不服气,上书朝廷大骂蒋琬,措辞激烈。刘禅和蒋琬一看,这家伙没半点悔意,派兵抓他回成都,下狱。杨仪在牢里越想越气,拔刀自尽。 蜀汉军政圈子大伤元气,杨仪和魏延前后脚走人,俩骨干没了,蒋琬费祎姜维他们使劲补窟窿,可收效一般。蜀汉从这时候起,北伐劲头儿弱了,转守势为主,渐渐没活力。

0 阅读:74

猜你喜欢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

时光浅吟离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