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佳缘:28万罚单难治“红娘”变“狼娘”的基因病

大皖新闻 2025-10-17 20:16:08

#世纪佳缘再因虚假宣传被罚28万#【#世纪佳缘我拿你当红娘你拿我当肥羊#】近日,上海杨浦区市监局的一纸罚单,让世纪佳缘再次站上风口浪尖。28万元罚款,原因是虚假宣传“保证找到对象”。这已是这家知名婚恋平台近年来第N次受罚。

有意思的是,这条新闻下的评论区异常平静。“又来了”“意料之中”“换个马甲继续”......网友们用麻木代替了愤怒,用调侃消解了震惊。这种平静,恰恰隐藏着最大的不安。

罚28万,多吗?对普通人来说是笔巨款,但对年营收以亿计的平台来说,可能只是一笔可计算的“合规成本”。当道德红线变成了可以量化的成本线,罚款就失去了震慑力。

监管部门的处罚书显示,世纪佳缘在2024年1月至3月就收到了三张罚单,金额分别是5万、60万和20万。今年5月还被罚过150万。

罚单一张接一张,问题却依然存在。这让人想起那个古老的谜题:为什么大家对房间里的大象都视而不见?因为问题的根源不在销售的话术里,而在企业的基因里。

有离职销售透露,他们的绩效考核完全与成交额挂钩,“成功配对”不是目的,“成功收费”才是。在这种指挥棒下,把“海归精英”包装成销售噱头,把“保证脱单”变成营销话术,几乎是必然选择。

婚恋平台本应是搭建缘分的桥梁,如今却成了消耗信任的黑洞。

在某个400多人的婚恋退款群里,有人耗尽了积蓄,有人背上了网贷,最终都人财两空。更令人痛心的是,这种伤害不仅是经济上的,更是情感上的。一位用户说:“我不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了。”

这种信任崩塌是双向的。平台失去了用户的信任,用户也失去了对亲密关系的信心。当真心被明码标价,情感被量化成KPI,人们失去的不仅是一次交易,更是对美好情感的期待。

罚款治标不治本,那该怎么办?需要一场深入企业基因的“文化手术”。

这不是喊口号那么简单。在上海,监管部门尝试新方法,要求婚恋平台设立3-7天的“消费冷静期”,在此期间内,消费者有权无条件解除合同且不承担违约责任,婚介机构需退还除已实际发生的合理支出外的全部服务费用。在深圳,出台了《婚姻介绍机构服务规范》,细化到服务流程、合同条款每个环节。在浙江,有平台把“不成功能退费”写进合同。

还有人寄望于技术。区块链存证会员信息,AI审核宣传话术,大数据智能匹配……技术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真实性问题,但解决不了价值观问题。再先进的算法,如果背后是“收割思维”,最终只会变成更高效的收割工具。

最根本的,是改变平台的盈利逻辑。有平台尝试改革,把销售提成制改为服务评价制,结果如何?首月收入下降三成,但半年后,靠口碑带来的新用户反而让业绩回升了15%。

这说明什么?真诚可以成为竞争力,信任能够产生价值。

今年4月发布的《2025一线城市青年婚育观全景报告》显示,现代青年选择伴侣时最看重的是“三观相合”,而非传统的经济条件;54.6%的被调查青年把恋爱心态归为“随缘不强求”,在亲密关系中更看重真实吸引和情绪回馈。

这种变化意味深长。年轻人开始拒绝被定义,拒绝被焦虑绑架。有95后用户说:“我宁愿单着,也不愿被当成韭菜。”当消费者不再吃“保证脱单”这一套,平台就不得不回归服务本质。

世纪佳缘创始人创业的初心,是“帮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个初心很美,美在它的纯粹。或许,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这个最初的愿望里——平台不是做“生意”,而是成就“美好”。

婚恋平台可以搭建相识的桥梁,却无法打包幸福的承诺。感情里最珍贵的从来不是效率,而是真心。

在追求幸福这条路上,没有人应该成为别人的生意。(安徽时评)图系AI制作

0 阅读:12
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

真相·真情·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