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防了!9月27日报道,一位退伍老兵登上新舰艇参观,突然就哭了,哽咽着说:当年海军受了多少窝囊气,真的好难,那会儿驱逐舰,每个人要备一个25L的塑料桶,装着用的淡水,就是为了要多装点油,能让船在海上多跑一些日子。 这位老兵叫王建军,1988年入伍,在北海舰队的一艘老式炮艇上待了八年。他说刚上艇那会儿,全艇三十多号人,洗澡是按月算的,赶上任务紧张,俩月不洗也是常事。艇上的柴油发电机老出毛病,晚上照明基本靠手电,雷达屏幕经常雪花一片,发现目标得靠瞭望哨拿望远镜瞅。有次演习,他们艇跟护卫舰编队,护卫舰的雷达早就锁定目标了,他们还在眯着眼找,回来被舰长骂了半宿,说这要是真打仗,咱们就是活靶子。 王建军记得最清楚的是1992年那次远航训练,艇上的淡水过滤器坏了,喝的水都是带着铁锈味的,炊事班想煮点粥,米下锅煮出来都是黄的。战士们嘴上不说,夜里值班都偷偷省着喝,把省下来的水留给机器冷却。那时候他就想,啥时候咱们的船能不这么憋屈,能痛痛快快跑远一点,不用天天算计着油和水。 前两年他在电视上看海军护航亚丁湾的新闻,看到舰艇上有健身房、有卫星电视,战士们能随时喝上热水,甚至能视频连线家人,他老伴说他盯着屏幕抹了半天眼泪。这次来参观,他特意穿了当年的水兵服,肩章都磨白了,胸口的锚徽还是自己用红漆补的。 在舰艇指挥舱,他摸了摸电子海图显示屏,冰凉的,比当年他手绘海图的木板桌子滑溜多了。年轻的操舵兵告诉他,现在定位精度能到米级,航线规划点一下屏幕就行。王建军点点头,说当年他们靠六分仪测方位,遇上阴天就得凭经验估,有次差点偏出航道,全艇人熬了两宿才修正过来。 他在甲板上站了会儿,看着水兵们列队训练,步伐整齐,喊号子声震得耳朵嗡嗡响。有个水兵跑过来问他是不是老兵,王建军把袖子卷起来,露出胳膊上一块疤痕,说是当年保养炮管时被铁皮划的,那会儿没有专用手套,冬天戴线手套干活,冻得手指都伸不直。水兵听了,敬了个礼说:“班长,您放心,现在装备好了,训练更严,绝不给海军丢人。” 王建军眼眶又热了,他拍了拍水兵的肩膀,没说话。心里想,当年受的那些罪,值了。从炮艇到航母,从手绘图到电子屏,从省水省油到远洋护航,这几十年,海军真的站起来了。 总结:老兵的眼泪里,藏着一代海军人的辛酸与骄傲,从装备落后时的咬牙坚持,到如今走向深蓝的自信从容,变的是越来越强的实力,不变的是刻在骨子里的家国情怀。 信源:极目新
破防了!9月27日报道,一位退伍老兵登上新舰艇参观,突然就哭了,哽咽着说:当年海
乘风的星辰
2025-10-18 20:20:0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