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抛出重磅条件,美乌总统闭门会气氛“紧张、尴尬”!引爆国际舆论 来源:国际

烁耀中原 2025-10-18 23:18:38

俄罗斯抛出重磅条件,美乌总统闭门会气氛“紧张、尴尬”!引爆国际舆论 来源:国际大表姐 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的一则提议,让本已微妙的美俄乌三角关系再起波澜。10月16日,他在社交媒体上提出与美国合作修建白令海峡隧道,将其命名为“普京-特朗普隧道”,并暗示可由马斯克旗下公司以不到十分之一的成本承建。次日,当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时,这一提议成为记者追问的焦点——特朗普称其“有趣”,泽连斯基则直言“不满意”。一场原本聚焦俄乌冲突的会谈,意外被这条象征美俄联通的隧道插曲搅动,而闭门会议中流露的“紧张、尴尬”气氛,已然暴露大国博弈下乌克兰的艰难处境。 一、隧道提议:地缘政治中的“魅力攻势”还是战略试探? 德米特里耶夫的隧道构想,看似天方夜谭,实则暗含精密算计。白令海峡最窄处仅约4公里,连接俄美两国的设想早在冷战时期就已出现,但此时抛出至少传递三重信号:其一,俄罗斯试图以经济合作软化美国立场,将“美俄共治”的想象重新摆上台面;其二,通过拉拢马斯克等美国商业巨头,分化美国国内对俄强硬派;其三,以低成本、高效益的基建项目吸引特朗普,迎合其“交易艺术”的偏好。 特朗普回应“有趣”而非断然拒绝,耐人寻味。一方面,他需维持对俄强硬表象,避免被国内对手抨击“亲俄”;另一方面,基础设施合作本就符合其“大兴基建”的执政标签,且若能以80亿美元达成战略项目,无疑将成为其政治遗产。然而,泽连斯基的“不满意”直接戳破了幻想——对乌克兰而言,这条隧道若建成,意味着美俄关系缓和可能以牺牲乌克兰利益为代价。 二、美乌会谈:尴尬背后的利益鸿沟 会谈中,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强烈建议”与泽连斯基的“现实”回应,凸显双方目标已然错位。特朗普明确排除提供“战斧”导弹,并公开主张“就地停火”,实则默认俄罗斯现有控制线;而泽连斯基仍坚持“夺回全部领土”,试图以无人机换取远程武器。这种根本分歧,使得会谈沦为“鸡同鸭讲”。 更值得玩味的是特朗普对三方会谈的态度。他坚持美俄双边会晤而非美俄乌三方谈判,实质是将乌克兰边缘化。泽连斯基呼吁美国对俄施压,但特朗普仅以“谁也不知道”回避领土问题,暗示乌克兰需自行妥协。这种姿态与俄罗斯的隧道提议形成呼应——美俄若走向合作,乌克兰可能成为博弈筹码。 三、普京的“赢家逻辑”:以缓和姿态固化战果 从提议修建隧道到计划布达佩斯会晤,普京政府正主动塑造“和平缔造者”形象。隧道象征联通而非对抗,双边会谈强调直接沟通而非多方斡旋,这些举措旨在瓦解西方反俄统一战线。尤其当美国大选临近、欧洲援乌疲态尽显时,俄罗斯以低成本外交动作,即可向世界传递“冲突可解”的信号。 而泽连斯基的困境在于:美国若接受俄方提议,乌克兰将被迫在弱势地位谈判;若拒绝,则可能面临美援进一步缩水。普京此举,正如其在叙利亚、非洲等地拓展影响力的翻版——以经济合作开路,置换地缘政治收益。 结语:隧道能否通车,取决于乌克兰战场僵局如何破解 白令海峡隧道或许尚在纸面,但美俄靠近的趋势已现端倪。乌克兰危机的解局,关键不在隧道或会谈,而在战场与现实政治的残酷平衡。若西方援乌持续乏力,泽连斯基的“不满意”恐将被迫转化为妥协;而若美俄真走向合作,这条隧道或成大国重新划界的象征——小国的命运,往往在大国握手言欢时被悄然决定。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81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