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

康安说历史 2025-10-18 23:49:41

荷兰,中国的态度只有一个:不接受豁免,不开启谈判,直至将其彻底打服。北京需要一个“典型案例”,来向全世界宣告一条新铁律:在美国对华的科技战中,没有“中立”,只有“帮凶”,而所有“帮凶”,都将付出比美国更惨痛的代价。 这事从光刻机禁令里看得一清二楚。2023 年 6 月荷兰政府率先出台半导体设备出口管制条例,逼着 ASML 给 DUV 光刻机申请许可证,到后来干脆扩大范围,连大部分 DUV 都不让卖,只敢放点旧式设备糊弄事,这一步步都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 2024 年初更过分,ASML 直接应美国要求取消中国的光刻机订单,把商业契约当废纸,这哪是中立国家该干的事?外交部和商务部连着发声骂其 “霸道霸凌”“违背国际贸易规则”,可不是空穴来风。 选荷兰当典型,就是因为它的位置太关键,打疼它能起到 “敲山震虎” 的效果。全球半导体产业里,ASML 的光刻机是绕不开的坎,而荷兰把这张王牌当成讨好美国的筹码。 但荷兰忘了,它的命脉早和中国绑在了一起。2023 年四季度 ASML 的营收里,中国大陆占比高达 39%,比韩国和美国加起来还多;2024 年全年更夸张,光中国市场就给它贡献了 101.95 亿欧元,占总营收的 36.1%,妥妥的第一大客户。 这种 “端着中国饭碗砸中国锅” 的操作,正好给了中国立规矩的机会 —— 要让全世界看看,跟着美国混的 “帮凶”,日子只会比主谋还难过。 中国的反制从来不是喊口号,而是精准打在荷兰的七寸上,安世半导体事件就是最鲜活的例子。荷兰动用冷战时期的旧法令,直接冻结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把中国人出钱救活的公司强行接管,美其名曰 “国家安全”,实则就是执行美国的 “穿透式监管” 新规。 但荷兰忘了,安世全球 70% 的出货量都来自东莞的封装厂,这地方在中国手里。中方二话不说启动出口管制,东莞工厂一断供,苹果、特斯拉这些欧美大客户先慌了神,毕竟欧洲本土晶圆厂根本补不上缺口,没了中国产的芯片组件,他们的生产线就得停摆。 这波操作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反制:你抢我的公司,我就卡你的产能,让你明白谁才真正握着供应链的命脉。 更狠的是稀土这张牌,正好掐住了 ASML 的咽喉。光刻机里的精密磁体离不开中国稀土,尤其是钕铁硼磁体,ASML 的库存撑死也就 8 周,要是中国断供,他们重新设计生产线至少要 18 个月,EUV 产能直接得降 30%。 要知道 ASML 2024 年净利润已经下滑 3.41%,要是再丢了中国市场,加上稀土断供的打击,别说研发投入,能不能维持现有规模都成问题。 30 多家荷兰半导体企业早就急了,联名给内阁写信要扶持,这说明荷兰企业比谁都清楚,跟着美国闹下去,最先垮的是自己。 荷兰的尴尬在于,它的 “帮凶” 身份换不来实际好处,反而要承担比美国更重的代价。美国虽然牵头搞封锁,但中国市场对它而言只是众多市场之一,而荷兰的高科技产业几乎押注在中国身上。 2023 年 ASML 还敢说中国市场占比 39%,到 2025 年就跌到 20% 左右,看似是主动切割,实则是被迫流失增量市场。 更讽刺的是,荷兰越封锁,中国自主研发跑得越快,电子束光刻设备突破精度瓶颈,国产 DUV 进入试产验证,等中国能自己造光刻机了,ASML 连后悔的机会都没有。 这就是中国要 “打服” 荷兰的核心逻辑:不是要彻底撕破脸,而是要树一个 “典型”。让那些想跟着美国站队的国家看清楚,美国只会让你当炮灰,而中国有能力让 “帮凶” 付出远超主谋的代价。 荷兰以为抱美国大腿能稳赚不赔,殊不知自己成了最显眼的靶子,既丢了中国市场,又暴露了自身产业的脆弱性,这种赔本买卖,就是给全世界上的最生动的一课。

0 阅读:1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