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

桑代克 2025-10-19 17:18:40

1988年,两岸正式开放探亲。一位名叫叶依奎的地下党,混在探亲队伍当中,回到了大陆。其实,他的真实身份,是情报人员谢汉光。他的身上,带着一份至关重要的百人名单,这份名单让沉寂了38年的真相得以大白天下。 谢汉光不是天生的情报员,1940年考进广西大学学林业,本来该走学术路,结果受党员老师影响,跟着搞抗日活动,慢慢就跟党结了缘。抗战胜利后,他受中共华南分局的指派,借着去台湾林业试验所工作的机会,成了潜伏者。 这身份藏得极深,他不光自己站稳脚跟当上了所长,还借着职务便利安插了一批同志,校友梁铮卿安排到农林场当技术员,陈仲豪、徐懋德塞进基隆中学教书,张伯哲直接拉到自己手下当科长,等于在台湾的农林、教育系统布了张隐秘的网。1947年他正式入党,为了装得更像“本分学者”,还跟同事合写了篇林业论文发表,这套操作下来,谁也没把这个研究树林的专家和地下党联系到一起。 可平静在1950年彻底碎了,中共台湾省工委书记蔡孝乾被捕,这位过过长征的老党员居然一周就叛变了,把台湾地下党的组织关系全卖了个干净。这下简直是捅了马蜂窝,国民党特务按图索骥大肆抓捕,前后牵连了1800多人,其中1100多人事后被公审处死,吴石、朱枫这些有名的情报人员都是那会儿牺牲的。 谢汉光也上了通缉令,被列为“匪华东局潜台组织梁铮卿等叛乱案”的要犯,眼看特务就要找上门,幸亏张伯哲提前传信,让他赶紧往偏远地方躲。 他一路逃到台东深山,多亏了个叫杨溪伯的农民帮忙,又给了村长两个金戒指,才顶替了村里失踪一年的高山族农民“叶依奎”,办了户口和身份证。这一躲就是三十八年,从三十出头的青年熬成了七十岁的老头。 在山里他当林业工人,天天跟树木打交道,刚好对口他的老本行,可心里揣着的秘密比山还重。村里人劝他再娶个媳妇过日子,他死活不肯,就怕露馅,也怕连累人家,就这么孤孤单单守着身份和那份名单过了大半辈子。这期间他不是没想过找组织,可两岸隔绝,连封信都寄不出去,只能靠着对党的信念硬扛。 1988 年探亲政策一出来,谢汉光知道机会来了,他拿着“叶依奎”的身份证,混在返乡的台胞里,终于踏上了大陆的土地。可刚回家那会儿没人信他的话,当地政府只当他是困难台胞,每月给20块补助。 他急了,一边给中组部写报告,一边四处打听当年的战友,还好天无绝人之路,他找到了在汕头大学当图书馆主任的陈仲豪,两人一见面,当年潜伏的暗号一对上,陈仲豪当场就认出了这个“死而复生”的老战友。 更关键的是他带回来的那份百人名单,上面记着当年他安排潜伏的同志姓名、身份、联络方式,还有后来已知牺牲的人员情况。要知道,蔡孝乾叛变后,很多地下党身份成了谜,家属要么不知道亲人的真实身份,要么被安上“通匪”的罪名抬不起头。 这份名单就像把钥匙,一下打开了尘封的档案。比如他当年安排的梁铮卿,早就被特务杀害,可一直没被正式确认身份,靠着名单上的记录,梁铮卿的烈士身份后来得到了落实,家属也终于洗清了冤屈。还有名单上的徐懋德,后来也被找到,一起帮着佐证谢汉光的经历。 这份名单不光是给牺牲的同志正名,更还原了那段白色恐怖下的斗争真相。以前说起台湾地下党,大多只知道吴石这些有名的人物,可这份名单揭开了更多无名英雄的故事,他们可能是中学老师,可能是农林技术员,可能是普通职员,却在最危险的地方默默做事。谢汉光这份名单里的一百多号人,几乎涵盖了当年台中地区地下党的核心力量,正好填补了蔡孝乾叛变后组织脉络不清的空白,让那段被血浸染的历史不再有遗漏。 直到1994年,中组部经过详细审查,终于确认了谢汉光的身份,恢复了他的党籍,还补办了离休手续。这时候他已经77岁了,折腾了六年才找回自己的名字。后来他在老家买了栋两层小楼,把妻儿的户口迁回来,一家人总算团聚,可惜好日子没过多久,1996年他就离世了,享年80岁。 现在回头看,谢汉光这趟探亲哪是简单的返乡,分明是带着历史的密码归队。那份藏了三十八年的名单,可不是几张纸那么简单,那是一百多位同志的生命印记,是没被叛徒磨灭的信仰证明。要是没有他豁出性命守住这份名单,要是没有1988年开放探亲的契机,那些无名英雄可能就真的永远埋在历史尘埃里了。这老爷子用一辈子证明,有些秘密值得用生命守护,有些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

0 阅读:1

猜你喜欢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