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控还产生一个意外的效果,俄乌战争打不下去了。可以说,毫不起眼的

诸葛利剑 2025-10-19 17:32:58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控还产生一个意外的效果,俄乌战争打不下去了。可以说,毫不起眼的稀土竟然改变了世界局势。没有了稀土,武器生产线不转了,高端芯片停产了,世界突然变得如此安静,看来中国才是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最佳人选。 稀土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17种特殊金属元素,总共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钪和钇。这些元素在现代工业里头作用巨大,尤其是国防和科技领域。它们能让合金更坚硬耐热,用在导弹引擎上能提升性能,还能做成永磁体,帮助电动车电机转得更高效。 芯片制造也离不开稀土,比如抛光剂里用氧化铈,能让硅片表面平滑到极致。没有这些,高端设备就没法正常运转。中国掌握了全球稀土供应的大头,大概占采矿的60%和加工的90%以上,这不是吹牛,是国际数据统计出来的事实。西方国家过去依赖进口,因为自己开采成本高,环保压力大,就没怎么投资本土生产。现在突然卡住供应,供应链就乱套了。 2025年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发了61号公告,扩大稀土出口管制范围。原来管制的七种元素基础上,又加了五种:钬、铒、铥、铕和镱。这些新增的元素多用于激光和光学设备,在军事雷达和精确制导武器上不可或缺。公告还要求境外买家提供详细用途证明,尤其是半导体和国防相关的,必须逐案审批。 还禁止出口稀土开采、分离和冶炼技术,防止技术外流。这一步棋走得稳,表面上看是回应美国加征关税,但实际影响波及全球。特朗普政府那边反应激烈,说这是贸易战升级,但中国外交部回应说这是合法措施,维护国家安全和全球稳定。结果呢,西方企业开始慌张,国防承包商警告说武器部件生产可能延误几个月。 拿俄乌冲突来说,这场仗打到现在,已经三年多了,双方都依赖先进武器维持战线。俄罗斯有自己的稀土储备,但加工能力弱,大部分靠中国技术支持。乌克兰地下埋着不少稀土矿,比如钛、锂和锰,但战争破坏了基础设施,开采效率低下。欧洲国家给乌克兰的军援里头,很多导弹和坦克用稀土合金强化装甲,提高抗冲击力。现在中国管制一出,欧洲武器厂供应链中断。 比方说,德国和法国的一些军工企业,本来从中国进口镝和铽做永磁体,用在无人机电机上。现在库存耗尽,生产线上只能减速。俄罗斯那边也受牵连,虽然他们声称有本土矿,但分离纯度达不到要求,导弹制导系统精度下降。冲突强度自然就下来了,前线报告显示炮击频率减少,双方都开始谈停火条件。 芯片行业更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本来就脆弱。稀土在芯片生产中用作掺杂剂,帮助控制电子流动,还在硬盘驱动器里做磁头。英伟达和苹果这样的巨头,产品依赖这些材料。管制后,美国硅谷工厂库存警报拉响,生产成本上涨20%以上。 汽车业也跟着遭殃,电动车电池和电机需要钕铁硼磁铁,中国占全球产量的85%。宝马和福特等公司已经报告供应链延误,股价波动大。专家分析说,这波管制短期内会推高稀土价格,全球市场从2025年初的每吨几万美元,涨到年底可能翻倍。西方国家试图转向澳大利亚和越南的矿源,但那些地方产量只占全球一成,加工厂还没建好,设备和技术还得从头来。 回过头看,中国稀土产业是怎么崛起的?这得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那时候,国家重视资源开发,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从矿山开采到精炼分离,全套技术自主。相比之下,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关掉了不少矿场,因为环保法规严,成本高。现在想重启,得花几年时间和上百亿美元。澳大利亚有Mount Weld矿,但加工还是送中国做。 全球稀土依赖中国不是一天形成的,是长期市场选择的结果。西方企业过去图便宜,进口中国货,现在后悔也晚了。即使他们砸钱建厂,中国一降价,他们产品就卖不出去。国际能源署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稀土需求增长15%,主要来自新能源和国防。中国管制一出,需求端被迫调整,供应链重塑加速。

0 阅读:2

猜你喜欢

诸葛利剑

诸葛利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