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1个摩步旅包围乌军1个连,打到最后一间屋子。俄军打仗太狡猾,又不计成本。1个

纸上点将 2025-10-19 17:45:10

俄军1个摩步旅包围乌军1个连,打到最后一间屋子。俄军打仗太狡猾,又不计成本。1个摩步旅打1个村子,1个摩步旅直接灌入村子,搜索清缴190多栋房屋。 扎波罗热州南部地带,一直是俄乌双方拉锯的焦点区域,这里地势平坦,道路纵横,补给线交织复杂。新格里戈罗夫卡村虽小,却卡在关键节点上,向南能截断乌军运输通道,向北又为俄军推进提供落脚点。谁拿下这里,谁就多一分主动。俄方清楚这个道理,从东部军区调来第五集团军下的第394摩托化步兵团和第60摩托化步兵旅,这两个单位都经历过实战考验,装备精良,人员充裕。 乌克兰那边,只留一个连队把守,兵力有限,但他们早把村里190多栋房屋改造成防御工事,门窗封堵,墙角加固,院子挖壕,准备打消耗战。这样的配置,看似不对等,却让俄军没法轻易得手。 俄军这次行动,没按老套路先轰炸再冲锋,而是直接把两个单位的兵力注入村子,封死出口,压缩空间。第60摩托化步兵旅主力从东侧切入,第394团从北侧包抄,部队分成小组,对每栋建筑编号负责。巷战最难的就是藏兵,乌军士兵可能从任何角落冒出来,俄军就用侦察无人机全程盯梢,锁定火力点和藏身处,传坐标给地面队。这样一来,推进就稳多了,不用盲目摸索。懂行的人知道,无人机这东西,改变了巷战的玩法,以前靠人海,现在靠眼睛在天上。 清剿过程,一栋一栋来,俄军每步都小心,先侦察确认,再用手榴弹或火箭筒压制,主力跟进搜查。村子小,房屋密集,推进中遇到抵抗,就地解决,不留尾巴。乌军守得顽强,利用地形熟悉度,时不时从侧翼骚扰,拖延时间。但俄军兵力占优,轮换上阵,补给不断,慢慢就把乌军阵地蚕食。整个过程近一周,俄军不惜成本,投入两个主力单位对付一个连,表面看是杀鸡用牛刀,实际是为了少死人、快拿下。巷战本就费力,乌军把房子全变堡垒,一个单位来容易被各个击破,多派兵反而务实。 战略上,这个村子值这个价。扎波罗热前线现在胶着,关键据点就是突破口。新格里戈罗夫卡卡住乌军补给,俄军占了,能切断部分物资,还能建桥头堡,为后续向乌斯佩诺夫卡推进铺路。从长远算,这点投入换来局部优势,不亏本。俄军打法狡猾,就在不走寻常路,用技术加兵力压过去,乌军虽有地利,但补给一断,工事再多也顶不住。这样的仗,暴露了双方实力的差距,乌军一个连守一周,已是极限。 乌军为什么能扛这么久?他们对村子了如指掌,每条巷子、每栋房的结构都摸透,埋伏位置选得准,还会小股突袭,干扰清剿节奏。西方援助的装备,也让他们的火力不弱,机动车队能快速转移。但无奈俄军无人机盯着,坐标一报,炮火就跟上,乌军机动性越来越差。战斗中,俄军还缴获了不少外来武器,显示乌军依赖援助,但这些东西在巷战里,作用有限。俄军这次行动,展示了他们对巷战的适应,靠情报和火力,硬生生把小村啃下来。 战果清点,乌军连队基本瓦解,4辆装甲车和15辆皮卡全毁,这等于废了他们的腿和支援。俄军升旗巩固,部队转向下一目标。有人说俄军不计成本,太笨,但换个角度,这正是他们的风格:宁可多花兵,少冒风险。乌克兰前线资源紧缺,俄方却能从军区调精锐,差距显而易见。这样的战斗,不是孤例,而是俄军在扎波罗热推进的缩影,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

0 阅读:76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