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警告奏效?俄罗斯一声吼,特朗普撤回“战斧”导弹 来源:解码最前沿 “所有人

烁耀中原 2025-10-19 22:15:30

核警告奏效?俄罗斯一声吼,特朗普撤回“战斧”导弹 来源:解码最前沿 “所有人都会遭殃,尤其是特朗普本人。”10月1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向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警告。 就在梅德韦杰夫发出警告的前一天,特朗普还信誓旦旦地向记者表示,如果俄乌战争得不到解决,美国就会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他甚至挑衅性地问:“他们会希望‘战斧’导弹朝他们飞去吗?” 然而,局势在短短几天内发生微妙转变。 “战斧”巡航导弹绝非普通武器。它的最大射程超过2000公里,若从乌克兰境内发射,射程可覆盖俄罗斯首都莫斯科。 更令俄罗斯警惕的是,“战斧”导弹的常规弹头与核弹头版本在飞行中根本无法区分。这意味着任何“战斧”导弹来袭,俄罗斯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其威胁等级。 梅德韦杰夫犀利地提出一个问题:“在飞行过程中,无法分辨‘战斧’导弹是否携带核弹头。那俄罗斯应该如何应对?”他的言下之意非常明确——俄罗斯必须按“核袭击”进行对等反击。 俄罗斯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数据显示,俄罗斯石油出口收入占预算的40%,约1530亿美元。近期乌克兰用无人机攻击俄罗斯石油设施,已导致俄罗斯每日110万桶炼油产能停产,占总产能的17%。 若“战斧”入场,俄罗斯能源设施将面临毁灭性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岌岌可危。 特朗普原本的算盘打得很好。他希望通过“战斧”导弹援助来威慑俄罗斯,逼迫普京尽快在俄乌冲突中停火。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甚至直言不讳地说:“如果这场战争不结束,我就向你们发射‘战斧’导弹。”。 然而,梅德韦杰夫的警告瞬间改变了博弈的性质。俄罗斯的核反击风险让美国从施压方变成了风险承担方。 特朗普随即陷入两难困境:如果因为担心核冲突而取消“战斧”援助计划,会被国内批评为对俄罗斯“软弱”;如果硬着头皮提供,又得面对俄罗斯的核反击风险。 更尴尬的是,如果美国为了降低风险,限制乌克兰使用“战斧”,甚至向俄罗斯通报导弹信息,那将会成为国际笑话。 技术层面的问题也接踵而至。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缺乏用于发射“战斧”导弹的陆基发射装置。如果决定向乌克兰交付“战斧”巡航导弹,美国就不得不向基辅提供导弹的陆基发射装置,而华盛顿本身这种装置数量有限。 对这些装置“在美国应对中国在印太地区军事力量努力的框架中需求旺盛”。 在梅德韦杰夫发出警告三天后,10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长达2.5小时的电话通话。 据克里姆林宫助手尤里·乌沙科夫透露,普京在通话中明确警告特朗普,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巡航导弹将损害和平进程并破坏美俄关系。 这次被描述为“实质性且开放”的通话,似乎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话结束后,克里姆林宫称这次谈话“非常有用”,而特朗普则表示,他将在周五会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时考虑俄罗斯总统的意见。 微妙的变化发生了。在通话前,特朗普对提供“战斧”导弹态度强硬;通话后,特朗普的语气明显软化,表示需要“考虑俄罗斯总统的意见”。 两位领导人还同意准备在布达佩斯举行峰会,这是特朗普建议的地点,普京“立即同意”。这一进展表明,美俄关系可能出现新的转机。 俄罗斯此次的反击策略颇为精妙。梅德韦杰夫利用“战斧”导弹核常兼备的特性,采取“战略模糊”策略实现“不对称反击”。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本意是“战略清晰”,用明确武器援助施压,但俄方用“战略模糊”反击,把球踢回给美国,让美国自己承担误判风险。 这种策略成本低、收益高。它不需要实际部署新武器,只需通过外交话语就能改变博弈平衡。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烁耀中原

烁耀中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