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印度50年内会不会超越中国?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不是什么种姓制度,什么平均

幕沧小澜 2025-10-19 22:51:50

[下雨]印度50年内会不会超越中国?答案是否定的,原因不是什么种姓制度,什么平均智商,什么腐败低效,而是地理决定国家的上限。印度工业化搞不过中国,一部分确实是人的原因,但是决定性还是地的因素。   印度想要实现像中国那样的工业奇迹,光靠人多和热情远远不够。先说运输这道坎,中国全国有长江那样的超级内河,不管是船运还是公路运输畅通无阻,工厂修得再远也不愁物流。   可印度光是要把东西从一个城市送到另一个城市就得费不少功夫,又贵又慢。靠海虽说沿线长,但能停大船的地方并不多,经常要让货物绕道国外,时间全耽误在路上。   而搞工业,能源是大头,印度自己产油根本跟不上用量,烧的油大半靠进口,价格一直不稳定,完全没个定数。   更让人头疼的是气候和环境。印度大多数时候又热又潮,弄点高要求的制造业,光是把工厂里的温度、湿度控制好就得花不少钱,不然设备说坏就坏。   说回老百姓最关心的吃饭问题。几年下来,每个人摊到的耕地越分越小,很多地方粮食种得再多也不够吃。连森林都扛不住了,夏季经常有旱灾或火灾把林地烧了。。   水资源问题越来越明显,一旦降雨量少了,地下水本来就不多的地方很快就断水,村里人得为找水发愁。   等再过一阵,洪涝一来又一下全淹了,这种旱涝切换,最锻炼农民的心理承受力不说,也毁了很多人家辛苦一年的收成。   要想度过眼前的难关,印度唯一能做的是“保命优先”,聊什么搞大基建、把工厂全堆起来,不如先把水、粮、房子三件事整明白。   比如跨区调水,整点水利工程,把地势高的地方建成新居民点,遇到灾难的时候好有个退路。   这些想法说起来美好,但问题是印度靠外头的贷款和投资过日子,这些“保底工程”花费不小,外来的钱很有可能会抽身离开,自己又没那么多存钱,实际行动起来就掣肘多了。   印度总是忙着和中美德日较劲,常常顾不上这些基础事,政策改来改去,执行起来拖拖拉拉,造成大家都知道有事,就是没人落实。   很多印度人也想明白了,干脆走出去吧,到亚洲、欧美找活路,挣的钱还能搭把手照顾家乡人,虽然本土的压力确实减轻点,但人才流失也是真的快。   说实话,印度要想找到出路,其还得稳住家门口这块地,搞好和邻国的关系,争取国际上的技术和支持。   中国这些年就是通过修大坝、搞调水、发展清洁能源,把一个工业大国的路子给走顺了。印度如果能放下和谁比高低的念头,踏踏实实先做好自己的水、粮和环境,未来未必就没有更大空间。   这世界没有现成的成功路子照搬。印度的出路不在于一味追赶谁,而是看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韧劲儿不足,路再宽都跑不起来,根子扎得稳,转弯也能起高楼。   这个问题想明白,比什么“超越中国”带来的数字和口号都更实际。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近朱者

近朱者

4
2025-10-19 23:06

印度的地理环境除了热其他的其实相当优秀,比中国好的多,发张不起来就是人的原因。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