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今天直接发文表态,字里行间都在替特朗普站台:“当初特朗普总统一说‘美国优先’,那些全球精英就喊着他危险。 可事实摆这儿了,他们真正怕的是,特朗普会把各国拧成一股绳,抵制那些瞎折腾的全球治理方案,联合国碳税这事儿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话听着是给特朗普正名,实际上全是当前美国在全球气候政策上的真实操作——刚把国际社会推进的航运减排计划搅黄,转头就说自己是在“救大家”。要弄明白鲁比奥这话的门道,得先看今天刚发生的新鲜事。 就在北京时间10月20日,国际海事组织在伦敦开的特别会议刚散场,一项本来要表决的全球航运减排框架提案,硬生生被推迟了12个月。说白了就是黄了,而根子就在美国身上。 这提案本来是想让航运业逐步减少高碳燃料,超额排放得交钱,这笔钱一部分还能帮发展中国家搞清洁能源转型,算是第一个有法律约束力的全球航运减排体系。 可美国压根不买账,觉得这玩意儿就是变相的“联合国碳税”,能让航运成本涨超10%,直接跳出来反对。 特朗普本人早在几天前就炸了,在“真相社交”上骂这是“全球绿色新骗局税”,放话说美国“绝不可能支持”。 鲁比奥这边还没发文,美国国务院已经先亮了刀子,威胁那些敢支持这“碳税”的国家:要么禁止你们的船进美国港口,要么限制签证、涨费用,甚至连支持这政策的外国官员都要制裁。难怪有个国际海事组织的老资格说,“从没见过这架势,跟黑帮似的”。 最终投票时,57票赞成推迟、49票反对,美国这波施压算是彻底奏效了。 鲁比奥提的“全球精英称他危险”,其实早有来头。当初特朗普刚喊出“美国优先”,不管是联合国官员还是西方智库都皱眉头,大西洋理事会的专家直接说他像“19世纪的帝国主义者”。 可鲁比奥这话里藏着心眼,故意把“反对多边合作”包装成“抵制自毁方案”。但从实际行动看,美国抵制的从来不是“自毁方案”,而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方案。 就说这海运碳税,支持的国家其实不少,欧盟、日本、利比里亚这些船旗国,还有受气候影响大的岛屿国家都挺积极,光支持国家的商船载重吨位就占了全球七成。可美国不管这些,只要自家企业要多花钱,就敢硬刚全世界。 鲁比奥说特朗普在“团结世界各国”,可现实里更像是美国在孤军奋战、拉帮结派施压。这次反对提案的除了美国,还有巴西这些靠贸易吃饭的国家,但巴西是怕成本转嫁到自己头上,跟美国的动机压根不一样。 美国所谓的“团结”,本质上就是用制裁大棒逼别人站队。就像之前鲁比奥自己牵头拒绝《世界卫生组织大流行协定》,理由也是“维护美国主权”,跟这次反对碳税的逻辑如出一辙——凡是要让美国承担点责任、花点钱的全球治理方案,一概贴上“自毁”标签。 其实这事儿里的门道不难猜,鲁比奥这么说,一是帮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找补脸面。毕竟刚搅黄了国际社会盼了挺久的减排计划,总得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说成是拯救各国于自毁方案,比承认为了美国利益不惜破坏全球合作好听多了。 二是给国内选民看,毕竟特朗普一直靠“反精英”“护本土利益”拉拢支持者,鲁比奥这话刚好踩中了这个点,就像他之前在埃及峰会上拍特朗普马屁,把停火说成二战以来最重要的和平事件,本质都是在跟紧特朗普的步调。 可国际社会不傻。丹麦马士基这些航运巨头直接说,这决定让行业脱碳“失去了动力”;支持提案的岛屿国家更着急,海平面上升逼得他们不得不催着减排,却被美国搅了局。 连美国自己的盟友都有点看不下去,英国广播公司都明说,航运业本来盼着有个统一标准,结果被美国的私心搞黄了。 鲁比奥嘴里的“自毁方案”,在多数国家眼里其实是“自救方案”——海运业的碳排放占全球3%,再不控温,极端天气只会越来越多。 说到底,鲁比奥今天这篇文,就是把美国的单边主义包装成“正义之举”。 当初全球精英骂特朗普“危险”,怕的根本不是什么“团结各国”,而是怕美国这种“我不高兴就掀桌子”的做派,把好不容易建起来的全球治理体系搞垮。 就像这次的航运减排计划,明明是各国磨合了大半年的成果,美国一句话、一顿威胁就给推迟了。至于鲁比奥说的“抵制自毁方案”,更像是个借口——真正能毁掉全球治理的,从来不是需要共同承担责任的方案,而是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霸权私心。这一点,不管怎么包装,各国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彻底搞清中国的意图后,特朗普恍然大悟,要求盟友们牢牢记住一点。特朗普最近这阵
【2评论】【3点赞】
用户17xxx81
这厮就是美国国务卿?没啥存在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