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拿下丰田荣放?是捡漏还是踩坑?
要是问10万级有没有比较“划算”的中型SUV,身边懂车的朋友十有八九会提到丰田荣放。毕竟这车搁以前可是稳稳站在20万梯队的“硬通货”,现在眼瞅着第六代荣放也要来了,现款的终端优惠一放,直接成了“10万级就能入门”的香饽饽。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听着像捡便宜,但毕竟2025年了,这“老车”的实力还能跟上吗?
先看外观,该说不说,这一代荣放的设计比上一代看着顺眼多了,至少清爽不“油腻”,还藏着点初代RAV4的影子,让人觉得有点“小霸道”的味儿。但说句实话,怎么也是看了挺久的设计,要说新鲜感确实没有,不像新出的车那样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反过来想,这种不张扬的“耐看型”设计,反而能避免一两年就审美疲劳,对不追求“网红款”的务实党来说,反而算个隐性优点。
内饰的变化挺矛盾的。改款后确实下本儿了,像是肘托,车门内侧这些经常碰到的地方,都换成了软乎乎的聚氨酯材料,最难得的是前后排门板用料居然一样。没搞前排装样子用软包,后排直接给硬塑料那套,这点荣放做的挺够意思。但问题也来了,一进车就能闻到股胶水味,真心有点拉体验。要是为了省钱加软包就搞这种“拆东补西”的操作,多少有失丰田车的标准。
而空间和座椅又绝对是荣放的“王炸”。这车别看外面尺寸不算特别大,坐进去才知道有多能装。后排膝盖前面的空隙大到能翘腿,比有些号称“中大型”的车实际体验还宽敞。这得归功于TNGA-K平台,老车企的底子确实厚,不是简单拉长车身搞“伪大空间”能比的,这种“小车身大空间”的设计,才是真懂家用需求。座椅也改的蛮舒服,以前丰田车座椅总让人感觉得“正襟危坐”,头和肩膀都悬空,开久了挺累。现在这荣放,前排就舒服多了,不管是看后视镜还是按中控区的按键都得心应手。后排靠背角度也刚好,坐垫够长,长途坐着不硌腿。若是单论座椅舒适度,同价位里还真没几个能打得过它。
开起来的感觉就有点“冰火两重天”了。它用的是2.0L发动机加CVT变速箱,日常开着特顺,油门踩多少动力来多少,平顺不比电车差。市区代步或者跑高速巡航都挺得劲的。可一旦想急加速超车,就露馅了,发动机光吼着转速往上冲,速度却提得慢悠悠。在现在电车满街跑的时代,这点确实有点拉胯,追求驾驶快感的人恐怕会觉得差点意思。不过转向手感倒是有惊喜,低速打方向轻,停车倒库也不费劲儿。速度起来的时候方向盘又变沉,跑起来稳得很,还能感觉到路面的反馈。这点比老款丰田那“虚飘飘”的转向强不少。这种“低速轻高速沉”的设定,无论是对新手还是对老司机都挺友好的。
而底盘和隔音又是两个极端。别看它就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普通配置,没什么花里胡哨的悬挂调节,但开起来还挺整。过减速带,坑洼路的时候,避震能把颠簸滤得很柔和,不会有那种“散架”的晃动感,比上一代荣放强了不止一点。这个价位能有这底盘质感,算是超出预期。可隔音就很一般了,特别是跑高速的时候,风噪,胎噪一个也少不了。
客观的说,10万级的荣放就像个“实在人”,把家用最需要的东西都做到了位:空间大,座椅舒服,开着稳,日常代步妥妥够用了,但缺点也明明白白摆在那。它不像新势力那样堆配置玩花样,而是更为直接,知道家用车该抓什么重点,也接受自己在“享受型配置”上的不足。
要是买车图个可靠空间大,平时就想稳稳当当的代代步,带家人出出门,能接受动力和隔音上的不足,那现在抄底荣放就挺值。但要是喜欢开快车,在意车内安静程度,那同价位里肯定有更好的选择。毕竟10万出头的价格,本来就是“有所得必有所舍”。荣放只是把“家用刚需”这块做得足够好,至于其他的,就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