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乌克兰全国停电,说明俄军这次真的打到乌克兰的七寸了 深夜的基辅街头一片

洞察观史 2025-10-20 16:51:48

[浮云]乌克兰全国停电,说明俄军这次真的打到乌克兰的七寸了 深夜的基辅街头一片漆黑,地铁隧道里滞留的乘客举着手机微光前行,敖德萨的变电站还在冒着滚滚浓烟。 这场席卷乌克兰全境的大停电,不是意外事故,而是俄军精准打击后的必然结果。当乌克兰国家电力公司宣布实施全国紧急停电时,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冲突已经触及了最致命的民生底线。 能源设施的攻防战早有伏笔。北溪管道爆炸事件撕开了序幕,随后乌军在正面战场进展不顺,转而将矛头对准俄罗斯的能源命脉。 在欧美提供的技术支持下,乌克兰无人机频繁突袭俄罗斯的炼油厂和天然气处理厂,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遭袭时,浓烟遮蔽天空的影像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全球关注。 泽连斯基甚至公开放话,要把能源出口大国俄罗斯打成能源进口国。仅今年 8 月,乌军就对俄罗斯石油设施发动了至少 10 次袭击,导致俄方六分之一的炼油产业暂时瘫痪,汽油价格飙升。 俄军的反击来得迅猛且精准。10 月中旬的 24 小时内,俄军动用 450 架无人机和 30 余枚导弹,包括伊朗 “沙赫德 - 136” 自杀式无人机和 “匕首” 高超音速导弹,集中打击克里缅丘格水电站、基辅热电厂等关键节点。 这种多层次的打击体系瞬间击穿了乌克兰的电力防线,使其发电量骤降至战前的一半。基辅、敖德萨等大城市停电率超过 50%,哈尔科夫州的铁路系统彻底瘫痪,第聂伯河水电站等战略设施遭到重创。 泽连斯基急得跳脚,公开指责俄罗斯发动 “系统性恐怖战”,却选择性忽略了乌军此前的持续挑衅。 这场 “电力战” 的战略逻辑十分清晰。乌克兰的能源系统本有苏联时代留下的战时冗余设计,战前电网冗余甚至超过 50%,但俄军通过持续打击,成功将这种优势转化为脆弱点。 没有电力,军事工厂的武器生产和维修陷入停滞,前线弹药补给成了空谈;通讯基站停运,手机沦为废铁,战场指挥体系面临断裂风险。 更致命的是,随着冬季临近,失去供暖的平民将面临生存危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社会动荡可能随之而来,这对乌克兰的战争意志是致命打击。 泽连斯基的应对显得捉襟见肘。他一边紧急与美国磋商防空系统升级,一边威胁要对俄罗斯库尔斯克州和别尔哥罗德州实施停电报复。 但现实是,乌克兰已经基本失去所有水力发电厂和火力发电能力,连扎波罗热核电站的运行状态都不稳定。 反观俄罗斯,虽然炼油产业遭受冲击,但能源出口的基本盘仍在,且通过 “去电力化” 作战,成功将战争成本转移给了乌克兰和西方盟友 —— 乌克兰急需数百亿美元的电力设备和重建资金,这让原本专注于提供武器的西方陷入两难。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俄军袭击民用设施,认为这会加剧平民痛苦,违背国际人道法。但客观来看,俄乌双方早已陷入 “以牙还牙” 的循环,今年 3 月曾达成的暂停能源袭击协议,早已被双方相继打破。 美国主导推动和平谈判的同时,俄乌都在通过打击能源设施争夺谈判筹码,试图让对方明白 “无法承受长期战争的后果”。 现代战争的胜负早已不局限于前线阵地的得失,后方的基础设施成了新的战场。当电力这种基础民生资源被武器化,最终承受苦难的永远是无辜平民。 乌克兰的遭遇证明,能源安全才是国家的真正 “七寸”,失去能源保障,再坚固的军事防线也终将崩塌。 国际社会更应积极推动双方回到谈判桌,通过外交途径化解分歧。毕竟,照亮城市的应该是和平的灯火,而不是战争的炮火。只有停止对抗,才能让俄乌两国人民重新迎来安稳的生活,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 (主要信源:中国能源报——乌克兰全国断电)

0 阅读:22

猜你喜欢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