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亮剑!一纸公函直抵韩国总统府,围堵打砸使馆事件引爆外交交锋

蕊蕊聊过去 2025-10-20 18:56:02

围堵打砸中国使馆?中方亮剑,正式发函韩国,这次不是抗议、不是警告,而是动真格了,一纸严正函件送到李在明政府办公桌上! 首尔街头一夜之间风云变色,一群人手持国旗直扑中国使馆大门,砸瓶扔物污墙面,这不是简单的街头吵闹,而是直指两国底线。中方忍无可忍,这次不光说说而已,一封公函直达李在明案头,韩国新政府该怎么接招? 韩国政坛这几年真是翻天覆地,2024年底尹锡悦搞出戒严令,国会那边直接炸锅,议员们连夜联署弹劾,很快就把他暂停职权。转眼2025年4月,宪法法院一锤定音,尹锡悦彻底下台,按照韩国法律,得在60天内补选总统。民主党李在明抓住机会,6月3日投票日他以51.7%的票数胜出,对手金文洙当晚认输。新政府刚上台,旧账还没清,尹锡悦那些铁杆粉丝就开始在街上闹腾,把国内的窝火全撒到中国头上,说什么北京干预他们选举,这纯属无中生有。中国从来不插手别国内政,这话韩国人自己心里清楚。 这些支持者多是右翼团体,尹锡悦下台后他们像找到了出气筒,编造各种阴谋论,指责中国背后捣鬼。7月上旬,首尔明洞一带突然热闹起来,一伙人围住中国驻韩使馆,举着标语高喊口号,直接把入口堵死。现场乱成一锅粥,有人往里面扔水瓶,有人泼红漆污了墙面,还有人试图翻墙进去。使馆工作人员只能紧急避险,这地方本是外交重地,按国际公约韩国得负责保护,可当地警察就站在边上没动静,等闹腾完了才象征性疏散。这样的场面不是头一回了,今年2月他们也来过一回,喊些难听话抗议,这次升级成砸东西,明显是蓄意挑事。 这事儿一出,韩国国内舆论分成两派,有人觉得是言论自由,有人直呼丢人现眼。尹锡悦那帮人把李在明贴上“亲华”标签,闹着说他和中国有勾连,试图从政治上抹黑新总统。其实李在明上台后,一直强调平衡外交,想稳住对华关系,毕竟中韩经贸这么紧密,去年贸易额就超3100亿美元,游客互访也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谁知这些极端势力不顾大局,借着选举余热就把火烧到使馆门口,韩国政府要是还睁只眼闭只眼,那中韩来之不易的互信就得打折扣。 中国这边反应快得很,使馆第一时间上报北京,外交部连夜开会研究。7月下旬,一份正式公函就拟好了,这不是普通的抗议照会,而是最高级别的外交文件,直指韩国东道国责任。公函强调,按照《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韩国必须保障使馆安全,不能让这种侵犯行为得逞。文件通过外交渠道直送韩国外交部,很快转到李在明总统办公室。桌上那摞文件里,这封牛皮纸封的公函特别醒目,里面两点要求清清楚楚:一是彻查肇事者,追究警方失职;二是加强使馆周边安保,防止再出乱子。李在明接过文件,幕僚们围着讨论,这下韩国政府没法再用“言论自由”当挡箭牌了,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公函一送,韩国那边压力山大。8月上旬,警方开始调查组织者,那些右翼团体头头被叫去问话,档案里卷宗越堆越高。李在明9月在国务会议上公开表态,反华集会已经超出界限,损害国家形象,必须严厉打击。首相也下令,首都圈的反华示威一律严管,使馆周边100米设成警戒区,巡逻车日夜不歇。9月19日,又有集会试图靠近,警方早早拉起铁网,示威者只能在远处喊两声就散了。10月3日,李在明再次发声,痛批这类活动有损国格,中国使馆也重申立场,希望韩国兑现承诺。 说到底,这事儿根子在韩国国内政治乱象,尹锡悦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就把账算到中国头上。中国一贯奉行互不干涉内政原则,从不掺和他们选举,从1月起使馆就提醒在韩中国人远离政治集会,就是怕卷进去。可人家不领情,自家矛盾解决不了,就对外发泄,这不光伤和气,还寒了两国老百姓的心。中韩是近邻,经济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文化交流也热火朝天,去年双边贸易拉动就业无数,年轻人互访学语言、追剧,这份情谊不能让少数人搅黄了。 从长远看,这类事件考验两国领导人的政治智慧。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主张通过对话化解分歧,从不搞对抗。韩国作为东道主,履行国际义务是本分,现在出了岔子,就该主动认错补救。两国人民世代交好,经贸合作是硬支撑,文化纽带是软实力,别让政治噪音盖过这些正能量。希望李在明政府看清形势,早日平息风波,让中韩关系重回正轨。要是还拖着,极端势力得寸进尺,最后吃亏的还是韩国自己。

0 阅读:66

猜你喜欢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