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辆兰博基尼在检测线遭暴力操作致损,车主坚持维权并曝光后,检测机构才被迫道歉。这起事件再次暴露出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积弊:暴力检测已成常态,六年以上车辆不找黄牛基本无法通过,检测机构与黄牛勾结的利益链早已人尽皆知。 检测线工作人员对车辆暴力操作早已是公开秘密:猛踩油门、重压车盖、高速冲坡……这些行为轻则剐蹭漆面,重则损坏发动机。更讽刺的是,车主自行送检时,车辆常被以“大灯不亮”“排放超标”等理由刁难,而通过黄牛代办,同样的问题车却能顺利通过。这种双标背后,是检测机构与中介分成的灰色利益。 面对车辆受损,车主最初遭遇的是检测机构的推诿与嘲讽。但车主并未妥协,而是通过全程录像固定证据,并依据相关法规指出检测机构违规操作。当协商无果时,车主将事件视频上传网络,引发公众对检测行业乱象的集体声讨。舆论压力下,检测机构最终承认操作不当并道歉。这一过程揭示了维权者的困境:若无法律武器与舆论支持,个体在行业霸权面前往往势单力薄。 此次事件如同一记重锤,敲响了行业整改的警钟。检测机构长期以“权威自居”,将车辆视为“待宰羔羊”,却忽视了其作为精密机械的脆弱性。更需警惕的是,部分检测机构与车管所存在利益关联,通过设置不合理标准制造寻租空间。要根治乱象,需从三方面入手: 一辆豪车的受损,折射出的是整个机动车检测行业的积弊。暴力检测、潜规则横行,最终损害的是公众对监管体系的信任。此次事件若能成为行业改革的契机,让检测机构从“权力寻租者”蜕变为“服务提供者”,方是车主的胜利、行业的进步。毕竟,每一辆送检的车,都承载着车主对安全的期待,而非对暴力的恐惧。
700万大牛被审车员踩爆,站长让车主自己去修,扬言不拖走就赔钱!
【3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