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

古今知夏 2025-10-20 21:51:22

这下,法国惊呆了,德国震惊了,就连美国都傻眼了!因为美媒发现,中国车企生产全球约70%的电动汽车。 要知道,汽车这行当,以前就是欧美国家的 “自留地”。德国的奔驰、宝马,在高端车圈就是 “大哥”,不管是技术还是定价,说一不二。 巴伐利亚州的汽车工厂一开工,周边 20 个相关岗位都能跟着活起来;美国的福特、通用更牛,靠燃油车的流水线,把 “美国制造” 卖到了全世界,底特律最火的时候,一天就能造 6000 辆燃油车;法国的雷诺也不含糊,它家的小型车在欧洲就是 “国民车”,每 4 户人家就有 1 辆用的是雷诺技术。 这一百多年来,从发动机该怎么造,到 4S 店该怎么开,规矩全是这些巨头定的,没人能撼动。可现在,中国车企直接把这 “老规矩” 给改了,改得让欧美大佬们手忙脚乱。 就说比亚迪在泰国建的工厂,去年 3 月一投产就火了 — 它不是简单地装装零件,而是把整条产业链都搬了过去!造电池用的正极材料、包电池的隔膜,甚至车间里的机器人,80% 都是中国产的,连控制生产的系统都是华为专门定制的。 这条生产线一天能造 20 万块电池,不光供泰国本地的车使用,还能反销欧洲。这么一来,比从中国本土运过去,直接省了 12% 的成本。以前欧美车企是 “卖车赚差价”,现在中国车企连 “怎么造” 的能力都一起打包输出了,这玩法他们压根没见过。 欧洲想反击,结果发现自己早被 “绑” 住了。去年欧盟出台了《新电池法规》,说 2027 年起,进口的电池必须标注 “碳足迹”,想靠这个卡中国电池的脖子。 可转头一看,全球能精准算出电池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企业,中国占了 7 家。宁德时代更厉害,连每一块电池的锂矿是从哪挖的,都能追根溯源。 德国宝马想自己建电池厂,找遍全球才发现,需要的高纯度锂盐,85% 的产能都在中国赣锋锂业手里;奔驰想换个电池供应商,欧洲就瑞典 Northvolt 能接活,可 Northvolt 用的正极材料,还是从中国湖南裕能买的。绕来绕去,还是离不开中国。 美国耍的 “小聪明” 也没管用。为了逼车企在美国本土生产,他们搞了个 IRA 法案,说电池里 50% 的原材料得来自北美或者自贸伙伴,才能享受税收优惠。中国车企没硬刚,转头找了墨西哥的车企合作,在墨西哥建了个 “搭桥厂”。 怎么搭?用中国的设备造电池,原材料从智利买,最后装成整车卖到美国。结果今年上半年,这么运到美国的中国电动车,销量直接涨了 3 倍!福特、通用急得联名给政府写信,说 “这规矩得改改”,可规矩是自己定的,现在只能干瞪眼。 再看那些老牌车企的转型,简直是 “越转越慌”。宝马去年推迟了电动化平台的落地,不是不想转,是工程师们习惯了燃油车的玩法,搞不懂电动车 “软件说了算”— 中国车企半年就能更新一次车机系统,宝马得等 18 个月; 奔驰想砍点燃油车产能,斯图加特工厂的工人直接闹了 3 个月,说要丢 2000 个岗位;法国雷诺更惨,和日产闹掰后,电动车研发的钱断了链,今年新出的车,续航比比亚迪元 PLUS 少了 150 公里,根本没人买。 其实中国车企的厉害,早不是 “某一项技术牛”,而是把 “从锂矿到电池回收” 的全链条都攥在了手里。上游,全球 90% 的锂加工、80% 的钴精炼都在中国,赣锋锂业在阿根廷的锂矿,能直接把矿石炼成电池级锂盐,省了欧美车企 “转手” 的麻烦; 中游,宁德时代的麒麟电池,充电 10 分钟能跑 400 公里,松下、LG 新能源只能跟着学;下游,格林美在德国建了电池回收厂,能把报废电池里的镍、钴、锰回收率提到 99.3%,这些 “再生材料” 比新矿便宜 20%,现在大众、宝马都得提前半年下单,晚了就没货。 现在再看 “70%” 这个数,就不是 “中国造得多” 这么简单了。它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的 “中心”,已经从底特律、斯图加特,悄悄挪到了深圳、上海;意味着欧美定了百年的 “游戏规则”,正在被中国车企用新玩法取代。 当欧美还在纠结 “电动化要不要慢慢来” 时,中国早就把每一步都踩实了,现在不过是拿出了该有的结果而已。 信息来源: 美国汽车专家急了!中国电动车占全球70%产量,底特律走向衰败.--2025-10-1318:24·视听河南

0 阅读:72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