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泰国政府突然宣布 10月20日,泰国政府宣布正在考虑在明年1月份推出第二阶段的消费刺激措施,这显然是继今年下半年一系列经济政策后的又一个大动作。 单看这消息好像是经济要发力的好信号,但往深了想,频繁推出刺激政策反而暴露了泰国经济的“虚火”——表面靠政策托着,实际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根本没解决。就说刚过去的10月7号,政府才刚批了个13.6亿美元的“速赢”消费补贴计划,号称能拉高一两个点的GDP,现在又赶着谋划明年的新动作,这节奏更像在给经济“救急”,而不是“治本”。 大家最熟悉的旅游业就是块明显的短板。虽然官方把2025年GDP预期上调到了2%,出口增长看着亮眼,但旅游业的窟窿其实在扩大。原本预计能来3700万外国游客,现在直接砍到3300万,光中国游客就从600万调成了400万。为了挽留住游客,泰国连加密货币换泰铢这种招都用上了,搞了个“TouristDigiPay”试点,盼着靠数字支付吸引中国游客消费。可游客少了就是少了,就算剩下的人花得再多,1.57万亿泰铢的旅游收入还是比之前预计的少了一大截,这点增量根本填不上游客数量下滑的坑。 国内消费的底气也不足。上半年刚搞了1570亿泰铢的刺激计划,又是修水利又是补交通,还特意给中小企业和出口商发补贴,结果老百姓的钱袋子还是没鼓起来。主要问题出在家庭债务上,眼看就要摸到GDP的90%了,普通家庭每月光是还债就占去大半收入,就算政府给点消费补贴,大家也不敢随便花,要么存起来应急,要么直接用来还欠款,根本达不到刺激消费的效果。 出口的“高光”背后也藏着隐忧。这次上调GDP预期,很大程度靠美国给的19%互惠关税,让出口预测从增长1.8%飙到了5.5%。但这种利好太看别人脸色,中美贸易战要是有新变化,制造业转移的红利可能说没就没。而且国内成本还在涨,最低工资一上调,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压力跟着大了,泰铢汇率又忽上忽下,出口企业赚的钱说不定还不够对冲汇率风险的。 更关键的是,这些刺激政策大多是“一次性输血”,没真正帮经济建立起造血能力。2024年搞的“数字钱包”计划确实让第三季度消费涨了12.5%,可热度一过,消费又回到了平淡状态。政府总想着靠补贴、发钱拉动短期增长,却没解决最核心的问题:怎么让中小企业真正活起来,怎么让普通人有稳定的增收渠道,怎么摆脱对旅游业和单一出口市场的依赖。 泰国其实有转型的机会,比如“泰国4.0”计划推动数字经济,还有中企投资的电动车产业让它成了东盟最大电动车出口国。但这些长期项目需要持续投入和耐心培育,偏偏政府更急着出短期成绩,把预算都砸在了见效快的刺激政策上。就像种地,不先改良土壤、培育秧苗,只靠撒化肥催熟,就算当下有收成,来年还是长不好。 要是明年1月的新政策还走老路子,无非就是扩大补贴范围、增加补贴金额,或许能让GDP再跳一下,但家庭债务、产业结构这些“老毛病”只会越来越重。等到政策弹药用完了,经济可能会摔得更惨。毕竟靠政策托起来的繁荣,终究不如实打实的产业升级和收入增长靠谱。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泰国旅行新规 泰国经济政策 泰国经济 泰国政策 泰国旅游业 泰国商品行情 泰国投资政策
快报!快报!荷兰终于说实话了!荷兰大臣卡雷曼斯最新表态:愿意与东方大国就安世
【208评论】【9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