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体天天拿着中国国防建设炒“威胁论”,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国立大学的演讲里,

静芙说事儿 2025-10-21 14:50:03

西方媒体天天拿着中国国防建设炒“威胁论”,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在国立大学的演讲里,直接戳穿了这层谎言:“中国人在准备战争,但真的不想打仗,而是他们清楚的知道,要避免战争,就得先做好打仗的准备。” 这话从曾是李光耀助手、现在还是新加坡决策层智囊的他嘴里说出来,比任何辩解都管用。 当下亚太局势够紧张了,美国拉着盟友搞演习、划圈子,不少人跟着慌神,杨荣文这话正好点透中国国防的核心,手里有硬家伙才敢谈和平,这从来不是好战,是被历史教训逼出来的自保。 杨荣文敢这么说,不是拍脑袋乱讲,他浸淫地缘政治几十年,新加坡又是亚太“中立观察者”,看问题从来不带偏向。 他在演讲里明明白白说,未来十年亚太最悬的导火索可能是台湾问题,外部势力总在这上面挑火,中国没法不做后手。 他更点出关键,中国的准备不只是堆武器、搞演习,连政治布局、经济抗风险、科技突破都算进去了,连疫情、灾害这种非传统威胁的预案都备得足足的。 这种判断,不光是他个人看法,更藏着东南亚国家的真实感受,中国稳,亚太才能稳。 比如最受争议的国防预算,2025年中国安排1.81万亿元国防支出,同比涨7.2%,这数字看着扎眼,横向一比就知道多克制。 这么多年国防支出占GDP比重从没超1.5%,全球平均水平是2.2%,美国2024年就飙到3%以上了。 北约还逼着成员国把军费提到GDP的2%,2025年才刚凑齐,再看这钱花在哪? 全是刚需,搞无人作战、太空防御这些新质力量,补全战场保障的短板,练实战化对抗,培养新型军官,每一分都花在“不挨打”的刀刃上。 有人盯着中国船舶、中航成飞这些军工企业的发展喊“扩张”,其实是没看懂本质,这些企业稳着发展,不是要搞军备竞赛,是国防工业体系在补短板。 就像家里装监控、换防盗门,不是盼着招小偷,是怕小偷上门,中国造航母、搞东风导弹,说白了是给国家装“安全锁”。 近代史上中国因为军力弱被欺负得够惨,现在有能力了,总不能再把安全交给别人。 光说不练假把式,中国是不是真惜命爱和平,看维和部队的脚印就知道,“中国蓝盔”在联合国一线守了35年,累计派出去5万多人次,踏过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黎巴嫩南部的雷区,中国工兵守了19年,清排近200万平方米疑似雷区,销毁1.8万多枚地雷和未爆物,当地老人现在敢带着孩子走的路,全是中国军人用手排出来的。 在阿卜耶伊任务区,中国直升机分队顶着50度高温送补给,联合国官员直夸“少了他们,救援根本转不动”这些事不是作秀,是实打实的和平行动。 中国的克制,更体现在面对挑衅时的定力。美国为了保霸权,在亚太搞“印太战略”,拉着日韩澳搞演习,把地区风险抬得老高。 换作别的国家,可能早针锋相对了,但中国却没主动挑事,不是怕,是清楚打仗对谁都没好处,就像杨荣文说的,中国搞这些准备,就是让挑事的人掂量掂量,真打起来划算不划算。 老祖宗传下来的“能战方能止战”,中国现在算是悟透了,抗美援朝那会,中国刚建国,家底薄得很,照样敢出兵,就是因为知道退一步更惨。 最后把美国逼到谈判桌前,靠的不是蛮干,是敢打的实力,现在搞国防建设,也是一个理,手里有家伙,说话才有底气,那些想搞事的外部势力才不敢轻举妄动。 东南亚国家看得最清楚,中国从没像美国那样逼着盟友交保护费,也没动辄用武力威胁谁,反而疫情时送疫苗,搞“一带一路”帮着建基建,这才是大国该有的样子。 他们明白,中国越稳,周边国家越安全,这也是杨荣文敢公开替中国说话的底气。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静芙说事儿

静芙说事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