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81岁谷正文的养女哭着进门,说老公出轨了。谷正文立即找到女婿,摸出小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10-21 14:50:15

1991年,81岁谷正文的养女哭着进门,说老公出轨了。谷正文立即找到女婿,摸出小刀,对着女婿就捅,女婿惨叫倒地。谷正文面无表情,又补了一刀。   2007年台北郊区的殡仪馆,谷正文的葬礼只有3个人到场——养女谷美杏和两个远房亲戚。   墓碑上连张照片都没有,只刻着“谷正文 1910-2007”,风吹过光秃秃的石碑,连点回声都没有。   没人记得,这个蜷缩在骨灰盒里的老人,6年前曾握着水果刀,在教室当众捅向女婿;更没人愿意提,他手上沾过多少烈士的鲜血。   1991年那个下午,谷正文被警察带走时,特意回头看了眼养女。   他没说“对不起”,也没问女婿的伤势,只丢下一句:“别让人欺负你。”   谷美杏站在原地,手里还攥着染血的纸巾——她原本只是想让父亲帮自己讨个说法,没料到会酿成血案。   后来她去监狱探望,谷正文第一句话竟是:“那小子没再找你麻烦吧?” 语气里的狠厉,和当年在刑讯室审问同胞时一模一样。   1950年台湾的审讯室,谷正文正把玩着手里的皮鞭。   对面坐着的是刚被捕的地下党员,他却笑着递烟:“只要你说出来,就能回家见老婆孩子。”   见对方不松口,他脸上的笑瞬间消失,皮鞭狠狠抽在对方身上。   “别给脸不要脸,”他擦了擦溅到脸上的血,“我有的是办法让你开口。”   那天的审讯持续到深夜,最终党员没吐露一个字,他却让手下把人拖去了刑场。   后来毛人凤听说这事,拍着他的肩膀说:“你比我还狠,以后这种事就交给你。”   1992年监狱里,82岁的谷正文收到养女送来的毛衣。   他摸了摸毛衣的针脚,突然问:“你老公还怪我吗?” 谷美杏低下头:“他说以后不想见您。”   谷正文没说话,把毛衣叠好放进柜子——他这辈子没对谁软过,唯独对这个养女,多了点不一样的心思。   年轻时他对亲生儿女动辄打骂,孩子们长大后躲得远远的,只有养女愿意留在他身边。   他总说:“美杏是我唯一的亲人。”可这份“亲人”的牵挂,最终还是用暴力来表达。   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后,谷正文躲在酒店里听新闻。   当听到“11名代表团成员遇难”时,他给自己倒了杯酒。   没人知道,为了策划这次爆炸,他提前三个月就派人潜伏到香港,连炸弹的定时器都是他亲手调试的。   后来有人问他怕不怕被报复,他笑着说:“怕?我这辈子就没怕过事。”语气里的狂妄,和多年后捅女婿时的蛮横如出一辙。   1980年谷正文的家里,第三任妻子收拾行李准备离开。   “我实在受不了了,你天天怀疑我下毒,日子没法过。”妻子的声音带着颤抖。   谷正文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把水果刀——就是后来捅女婿的那把。   “你敢走?”他把刀拍在桌上,“走了就别再回来。”妻子没回头,拉着箱子就出了门,从此再也没联系过他。   后来他跟别人说:“女人都不可信,只有自己最可靠。”   可没人知道,他夜里会翻出妻子的旧照片,看了又看。   1993年谷正文出狱时,养女推着轮椅来接他。   他看着外面的街道,突然问:“这些年变化挺大啊?”谷美杏点点头:“您不在的时候,好多老房子都拆了。”   他没再说话,眼神却警觉地扫过四周——几十年的特务生涯,让他连走路都习惯了观察环境。   回家的路上,遇到邻居打招呼,他只是冷冷点头,吓得邻居赶紧走开。   谷美杏叹了口气,她知道,父亲这辈子都改不了身上的戾气。   1960年台北的一个雨夜,谷正文独自坐在家里喝酒。   桌上摆着吴石将军的照片,那是他当年从吴石家里“借”来的。   他想起自己假装旧部,和吴石妻子拉家常套情报的日子,突然笑了。   “要不是我,你们还不知道要藏多久。”他对着照片举杯,语气里满是得意。   可笑着笑着,他又皱起眉头——这些年他办了不少“大案”,却没一个人真心待他。   妻子走了,儿女散了,身边只有一群怕他的下属。   那天他喝到烂醉,把照片摔在地上,碎玻璃划破了他的手,他却浑然不觉。   2007年谷正文弥留之际,养女握着他的手。   他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没发出声音。   谷美杏知道,父亲这辈子过得荒唐又残忍,手上沾了太多血,也伤了太多人。   他死后,没人愿意来送他最后一程,连曾经的同事都躲得远远的。   葬礼结束后,谷美杏把父亲的旧物都烧了,包括那把水果刀。   她望着燃烧的火焰,轻声说:“爸,下辈子别再这么活了。”   1991 年那两刀,不过是他残暴一生的缩影。   从投靠侵略者到残害同胞,从策划爆炸到家庭施暴,暴力和冷血早已刻进他的骨子里,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未改变。   这样的人生,最终只留下一片狼藉,和世人对他永远的唾弃。   主要信源:搜狐新闻——曾主导暗杀周总理 军统老特务谷正文病逝

0 阅读:80
锴锐说科技文化

锴锐说科技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