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接娃放学的家长”——张雪峰这条带着烟火气的微博动态,突然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这位曾因“把报新闻学的孩子打晕”引发全网论战的考研名师,在账号被封禁28天后首次发声,配图是校门口马路上随手拍的照片,文案里没有宏大叙事,只有当爹的温柔。 把时间倒回9月24日,张雪峰的微博、小红书、抖音、B站账号集体被“禁止关注”,平台给出的理由是“违反法律法规或社区公约”。当时正值高考志愿填报季尾声,他团队推出的“梦想卡”“圆梦卡”服务因万元高价饱受争议,有家长吐槽“花两万买张志愿表”,也有教育博主质疑其“贩卖焦虑”。被封当天,他的工作室只回应了四个字“正在反省”,倒是直播间里的助教提前剧透“张老师账号过段时间就解开”。 这场封禁像面照妖镜,照出了公众对教育类网红的复杂情绪。有人翻出他2024年打假“假冒团队”的旧账——当时山东有机构冒充峰学蔚来兜售高价志愿填报服务,他直接晒出报警回执;也有人想起他回郑州大学母校时发的那条朋友圈,22年前刚入学时种的小树已成参天,环保楼从考研圣地变成学院办公室,配文“太羡慕现在的师弟师妹了”。这些细节拼凑出一个矛盾体:他既能精准戳中家长对“选错专业毁一生”的恐惧,又会在直播里劝“分数够不上985别硬冲”;既被批评“功利化教育”,又默默给母校捐300万设贫困生奖学金。 这次解封后的首条动态,恰好卡在高考改革政策密集出台的节点。教育部刚开通战略专业“绿色通道”,低空技术、智能视听工程等新兴专业遍地开花,可家长们更焦虑的是:这些听着高大上的专业,毕业能端上铁饭碗吗?张雪峰没在微博里聊这些,但评论区早已吵翻天。有人酸他“接娃放学是作秀”,立刻被怼“人家女儿上的是苏州最好的国际学校”;有人翻出他之前说“新闻专业没前途”,结果重庆大学教授跳出来反驳“新闻人能文能武”,这场论战至今没分出胜负。 其实公众对他的纠结,本质是对教育公平的焦虑。当志愿填报变成“信息战”,当普通家庭拼不过中产家庭的资源,张雪峰这类“教育军师”的存在就成了刚需。他的团队能把冷门专业就业率、院校保研率、城市落户政策做成可视化图表,这些数据对农村家长来说可能是半年都查不全的信息差。但万元服务费又像根刺——教育焦虑到底该不该变成一门生意? 现在问题抛给你了:如果是你,会花两万买张志愿表吗?你觉得教育类网红该被严格监管,还是该给他们留点说话空间?评论区聊聊呗,毕竟咱们都是从高考战场杀出来的“幸存者”。 (案例来源:钱江视频)
“今天是接娃放学的家长”——张雪峰这条带着烟火气的微博动态,突然在社交平台炸开了
夏日朗晴
2025-10-22 22:06:48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