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要对中国的大白菜玩"齐纨鲁缟"的战略? 所谓"齐纨鲁缟",说的是春秋时期齐国靠控制鲁国布料贸易来打压对手的办法,最近美国因为我们不买他们的大豆了急的直跳脚,我们用得也是类似的办法。 现在韩国智库想照葫芦画瓢,计划连续30年狂买中国的白菜,等咱们习惯后突然停购,妄图以此拿捏中国蔬菜产业。说白了就是想先当"大客户"稳住我们,等我们形成依赖后突然撤单,让中国白菜卖不出去,可这番盘算从一开始就打错了算盘。 首先得搞清楚,现在的国际贸易可不是古代小国家之间的生意,体量差得太远了,这是最关键的问题。美国之所以能被我们"拿捏"住,也是因为我们大豆的采购量占美国出口比重一度能达到六成,没了我们美国大豆短时间根本找不到买家了。 而根据我农业农村部的最新数据,2024年中国白菜总产量有1.02亿吨,如果按韩国全年200万吨的白菜消费量算,咱们一年的产量够韩国吃50多年。 韩国能从中国买多少白菜呢?韩国关税厅统计显示,2024年才买了5.3万吨,占中国总产量的比例还不到0.05%,相当于1000斤白菜里只少了半斤,对整个中国白菜市场来说几乎掀不起波澜。 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调研也说了,国内蔬菜市场的调节能力特别强,光是把白菜做成泡菜、酸菜,或者当成饲料喂猪,这两个渠道就能轻松消化掉这5万多吨的出口缺口,韩国就是停购个百八十年的,这"齐纨鲁缟"的战略也玩不成。 更重要的是,韩国自己对中国白菜的依赖程度,也比表面看起来要高得多。 韩国农林畜产食品部的数据显示,韩国每年大概吃200万吨白菜,自己能种190万吨,看似95%都能自给自足,但一到冬天蔬菜淡季,就必须靠进口补缺口。 而中国因为离得近、价格又实惠,占了韩国白菜进口市场92%的份额。要是韩国真敢突然不买中国白菜,短期内也找不到这么多替代货源。日本和东南亚的白菜产量本来就有限,运到韩国的运费还比中国贵不少,到时候韩国国内的白菜价格还得疯涨。 2010年韩国就因为天气不好,白菜减产,当时一棵白菜能卖到上百元人民币,不少家庭连泡菜都吃不起,引发了全国性的"泡菜危机",最后还是靠紧急从中国进口才缓解,这段历史就说明韩国的白菜供应其实很脆弱。 除此之外,中国白菜产业早就不是只靠鲜卖一条路了,多元化的发展让单一国家的订单变化影响不了大局。现在中国的白菜除了新鲜吃,大部分还会用来加工——像我们平时吃的酸菜、泡菜、脱水蔬菜干,很多都是用白菜做的,还有些品质稍差的白菜会直接当成饲料了。 说到底,韩国智库只看到了美国大豆的例子,却没看清贸易的实际情况,我们不是依赖单一买家的小国,而是拥有庞大产能和多元市场的农业大国。这个构想,既没看到中韩农业规模的巨大差距,也低估了中国市场的调节能力,更没考虑到自己可能面临的白菜涨价、泡菜断供风险。 在全球化的今天,只有抱着合作共赢的心态,才能把生意做长久,妄图用几千年前的老办法来"拿捏"中国,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根本行不通。
还是熟悉的戏码!赶在会谈前,美国再次对我们进行威胁!10月23日,根据法新社报道
【34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