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农民手里买的大白菜,鲜嫩水灵,可放家里两天就全蔫了;而超市买的大白菜,放两周仅最外层叶子略蔫,里面依旧坚挺。同样是大白菜,为啥保存时长差距这么大? 原来,农民的白菜是刚脱离土地的 “原住民”,生命力旺盛,细胞活跃,水分蒸发快,离开土壤后很快就会 “脱水” 变蔫,这是自然状态。而超市的白菜在成为商品前,要经过预处理。它们会被送进预冷库,低温强制进入 “休眠”,新陈代谢降低,水分流失变慢,有些还会用保鲜剂锁住水分,成了为延长货架期的 “商品”。 这也让我们思考,是吃两天就蔫但味道更本真的 “生命体”,还是吃放两周不坏却可能失了灵魂的 “工业品” 呢?这真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