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发现 上一辈人真的很能吃苦,特别的能吃苦耐劳,无论是在哪个地方,哪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能干就绝不闲着,反而好多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在家躺平。 别光骂年轻人懒,先看看上一辈的“吃苦”是怎么练出来的。我爷爷那代人,小时候忍过饿,青年时靠人力修过水库,家里几个孩子的学费全靠夫妻俩天不亮就下地挣工分。他们的“不闲着”,是饿怕了穷怕了的本能。 再看现在的年轻人,躺平不是不想动,是动了也没奔头。去年有组数据扎心了:25到29岁年轻人失业率一度突破7%,就算找到工作,很多人月薪扣完房租只剩两三千,想攒钱买房?不吃不喝得攒几十年。 上一辈的吃苦有明确回报——多干一天活,孩子就能多吃个鸡蛋,年底就能添件新衣服。现在的年轻人呢?996加班到吐,可能只换来老板一句“再努力点”,升职加薪全看运气,这种看不到头的苦,谁愿意吃? 还有人说老人闲不住是习惯好,年轻人躺平是被惯坏了。可你去问问小区里捡废品的大爷,他们是真喜欢捡瓶子吗?大多是怕给子女添负担,想自己挣点医药费。他们的“能干”,藏着太多无奈。 年轻人也不是真躺平。我邻居家孩子,白天在家投简历,晚上直播教英语赚零花钱,他说“躺平是歇脚,不是躺尸”。现在找工作难,很多人只是在等一个机会,不是不想奋斗,是不敢瞎奋斗。 更别忽略两代人的生活压力差。上一辈结婚,有间瓦房就够了;现在结婚,彩礼、房贷、车贷压得人喘不过气。上一辈养孩子,能吃饱穿暖就行;现在养孩子,早教、兴趣班、学区房,哪样不要钱? 上一辈的吃苦值得尊敬,但年轻人的“躺平”更该被看见——不是他们不想像老一辈那样拼,是时代给的赛道,早就不一样了。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