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两岸问题解决方案,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今天下午在一场研讨会上表示,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解决两岸问题敲门砖,钥匙就在我们手上,那就是九二共识。现在应该做的,是要告诉民众到底九二共识的实质内容是什么,九二共识的功能是哪些,这样才能建立两岸一个互动互信的政治基础。 你知道这“敲门砖”可不是随便说的!夏立言这话戳中了关键,因为“九二共识”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是有实打实史料支撑的两岸共识。1992年10月,大陆的海协会和台湾的海基会在香港谈事情,核心就是怎么表述“一个中国”原则,谈来谈去,台湾海基会拿出了第八种口头方案,说“双方虽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认知各有不同”。大陆海协会觉得这表明了他们坚持一个中国的态度,就回函说“海峡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还把海基会的方案附在了后面。就这么一来一回,达成了各自口头表述的共识,后来才被叫做“九二共识”,这过程有函电记录为证,铁证如山。 它的核心意涵其实特明确: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两岸绝不是“国与国关系”。夏立言强调要告诉民众实质内容,太有必要了!现在台湾有些声音故意歪曲,说档案里找不到“九二共识”,国台办早就澄清过,当年的来往文书清清楚楚,这种否认就是在刻意抹除历史。还有人把“九二共识”和“一中各表”混为一谈,要知道“一中各表”只是国民党内部的说法,共识本身的核心从来都是“一个中国”,这一点含糊不得。 再说说它的功能,这才是最能打动普通人的地方。你记不记得2008年到2016年那段时间?就是因为双方都认“九二共识”,两岸才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台湾的水果能直接运到大陆,不用再绕弯子,台农根本不愁卖。那时候两岸还签了ECFA,台商来大陆投资有优惠,文化交流也多,很多台湾年轻人来大陆上学、工作,这都是共识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更关键的是,2015年两岸领导人还实现了首次会晤,这在之前想都不敢想,没有“九二共识”这个基础,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政治互动。 夏立言现在提这事,背后是有现实焦虑的。民进党上台后不认“九二共识”,两岸交流断了不少,台湾的农产品销路受影响,观光业也下滑,普通民众日子不好过。10月21日台湾民意基金会的民调显示,赖清德的不满意度都到53%了,很多人就是反感他的“台独”倾向把经济拖垮了。国民党想重新争取民心,自然要把“九二共识”这个能带来实惠的“钥匙”拿出来,毕竟现在台湾主流民意就是反“台独”、要发展,这和“九二共识”的方向完全对得上。 但有个问题不能回避,国民党内部对“九二共识”的态度其实一直摇摆。之前吴敦义当主席时,把党纲里的“深化九二共识”和“和平协议”都删了,只提“一中各表”,等于悄悄弱化了共识的核心。就在最近的党内辩论里,还有候选人被问起“九二共识”就避而不答,或者故意曲解涵义,连张亚中都忍不住批评这种态度完全错误。夏立言现在呼吁讲清共识内容,会不会只是国民党的权宜之计?能不能真的坚持共识的核心,这才是大家最该盯着的。 说真的,“九二共识”的价值早就被历史验证过了。坚持它,两岸就和平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益;背离它,两岸关系就紧张,民生经济都受影响,这是铁打的规律。夏立言的话算是点醒了人,光喊口号没用,得让民众真的明白,这共识不是政治筹码,是关系到每个人日子的“保护伞”。 可话又说回来,光国民党说还不够,得拿出实际行动。不能一边喊着“九二共识”,一边又在内部搞模糊化,更不能跟着民进党的节奏走。两岸民众要的是实实在在的交流和发展,不是口头上的表态。只要真的守住“一个中国”的核心,把共识的好处落到实处,互信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这段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九二共识”不是什么过时的东西,是台海和平的“定海神针”。谁要敢否认它、歪曲它,就是站在民众的对立面,最终肯定会被唾弃。夏立言今天提出来要讲清共识,这步走对了,但后续能不能跟上,才是真正的考验。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