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看似占了很大的便宜,实则愚蠢至极。吞并了锡金,意味着将东北各邦的咽喉西里古里走廊递到了本不在此接壤的北方大国手里。而且还有一点很重要:只知吞并土地,却忘了缓冲国的重要性。 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1923年出生在锡金首都甘托克,他是国王塔希·纳姆加尔的第二个儿子,王室血统来自西藏东部。他小时候在当地修道院学校上学,但因为疟疾反复发作,只好转成私人教育,学些语言和行政知识。1941年哥哥飞机事故身亡后,他成了王储,开始帮父亲打理事务。1950年他娶了桑吉·德基,生了几个孩子。1963年父亲去世,他接位当了锡金第12任国王,称号却嘉。1965年他在甘托克王宫办了加冕礼,仪式带点佛教传统。国王期间,他管着锡金的内政外交,但印度压力越来越大。1973年锡金闹动荡,印度兵进来,他试着谈判保住王室,但没挡住印度推议会改制。1974年议会改宪法,国王权力被削,他签了文件但不同意。1975年议会要锡金并入印度,他被软禁在王宫里。5月印度正式吞并,他丢了国王位子。后来他多次给联合国写信求援,没啥效果。1980年他去美国纽约住下,继续抗议吞并。 锡金夹在喜马拉雅山南边,历史上跟中国有瓜葛,清朝时候是藩属国。英国殖民期成了保护国。1947年印度独立,锡金跟印度签条约,继续当保护国。1950年印度兵直接进驻,管了外交和国防,锡金基本被攥在手里。1973年锡金内部有抗议,印度借机派兵占了甘托克,接管政府。议会开始改革,印度在背后操控。1974年新宪法废了国王专权,锡金变君主立宪,还定成印度关联邦。1975年4月搞投票,多数票支持并入。5月印度总统签字,锡金成印度第22个邦。中国政府当时就抗议,说这是吞并,联合国讨论了但没行动。印度这么干,主要冲着地缘战略。锡金北边是中国西藏,东边不丹,西边尼泊尔,南边印度西孟加拉。吞并前,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东北八邦连本土的窄道,最窄22公里。锡金独立时,这走廊有点隔离,不直接挨中国。吞并后,边境贴脸,中国影响力直达走廊北面和东面。要是走廊被断,东北就成孤岛,补给全靠那条路。 西里古里走廊对印度统一领土超级重要,丢了它东北部就飞地了。印度吞并锡金,本想加深走廊战略空间,防中国渗透。结果适得其反,过去有锡金挡着,两国摩擦有缓冲。现在没了,边境风险直线上升。1962年中印打过仗,关系本来就僵,吞并锡金等于把前沿推到中国跟前,但也把自己弱点露出来了。中国从锡金方向一施压,走廊就悬。缓冲国这玩意儿在国际上挺管用,能让大国间留点空间,不直接硬碰。锡金以前就是中印间的垫子,缓解矛盾。吞并后,这垫子撤了,两边军队隔不远,巡逻建设都紧张。2017年洞朗对峙就是例子,军队对垒72天,差点打起来。印度得在那儿屯重兵,防着随时出事。吞并看似扩地,实际换来更大隐患。国际上,中国和其他国家批印度霸权,小国被大欺负,谁看着都不舒服。虽没制裁,但印度形象扣分。 吞并后,印度在锡金砸钱修路供电,甘托克从泥巴路变柏油,生活水平在印度邦里算高的。但本土文化淡了,藏式传统被现代东西挤,年轻人对历史不熟。边境冲突多起来,印度和中国在附近都驻军,局势紧绷。西里古里走廊还是软肋,印度总得盯着。帕尔登·顿杜普·纳姆加尔软禁时继续发声抗议,但没翻盘。1980年他去纽约住,偶尔见支持者,写点东西反对吞并。1982年他得癌症,在医院治了阵子,1月29日去世,58岁。家人办了私人葬礼。 印度吞并锡金这事儿,表面风光,里子却亏。原本锡金作为缓冲,能让中印边境松口气,现在直接对上,战略压力翻倍。西里古里走廊本是印度命根子,吞并后反而更脆弱,中国影响力近在咫尺。印度当年急着扩地,没想长远,忽略了地缘平衡。历史上,锡金跟中国关系不浅,从藩属到保护国,变迁中印度一步步蚕食。1950年进兵,1973年占首都,1975年公投吞并,全过程印度操控议会和军队。中国抗议无效,联合国也没帮上忙。吞并动机清楚,防中国渗透,稳东北控制。但实际,西里古里走廊宽度有限,回旋小,吞并虽加纵深,却把北东面让给中国。专家分析,印度低估了中国敏感度,锡金挨西藏,吞并等于挑衅,换来长期对峙。 缓冲国的重要性,印度吞并后才真切感受到。过去有锡金,中印有层隔离,摩擦不那么直接。现在边境哨所互瞅,风吹草动就警报。印度得花大精力守走廊,驻军成本高。吞并锡金扩大领土7000多平方公里,人口几十万,但战略麻烦远超收益。国际舆论上,印度被指霸凌小国,道德上吃亏。锡金内部,印度推民主,但王室废除,王宫卫队解散,国王软禁,过程不光彩。中国视此为违反国际法,关系更紧张。1975年后,中印边境问题从锡金段延伸,亚东地区边界变中印直接争端。印度本想通过吞并拓宽走廊空间,结果缓冲区破裂,钳制作用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