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起,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

山顶揽风云 2025-10-23 22:12:19

果真被我猜中了 美国突然宣布 2025年11月1日起,美国开始对进口公交巴士加收百分之十的税,这次政策没涉及卡车,就盯着巴士领域;连比亚迪在加州兰卡斯特工厂生产的巴士,也被算成“进口”,得交这笔税,要知道这车是在当地造的,工人也是本地招的,可政策一出来,照样得掏钱。 比亚迪兰卡斯特工厂可不是随便建的小厂子,查公开资料能看到,这个工厂2017年就正式投产了,后来又经过两次扩建,到2025年时年产能稳定在1000辆左右,是北美地区规模靠前的电动巴士生产基地。工厂周边还有条以品牌命名的道路,当地不少居民都在厂里上班,从车身组装到部分核心部件采购,本土化比例不低,现在又被归为“进口”,实在有点说不过去。 为啥偏偏盯着巴士领域,还把本土生产的车算成进口?看市场情况就懂了。根据美国交通领域调研机构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比亚迪在美国纯电动大巴市场的份额大概是45%,比本土几家车企加起来还高。之前美国本土的电动巴士企业Proterra,2023年就因为竞争不过申请了破产,现在用加税的方式设门槛,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 而且美国这套“双重标准”也很明显。自家的福特、通用这些车企,不少车型是在墨西哥组装零件,再运回美国销售,靠着北美自贸协定的规则,能享受关税减免;可比亚迪实打实扎在美土建厂,雇本地人生产,反倒要多交一笔税,这哪有半点公平竞争的样子? 有人可能会问,加了税比亚迪会不会受很大影响?其实也未必。比亚迪在全球早就有布局,比如欧洲的匈牙利工厂,主要供应欧洲市场,零件本地化采购率能到60%以上;东南亚的泰国基地,还拉来了几十家配套企业,就算美国市场多了10%的成本,其他市场也能撑住。毕竟电动巴士的核心竞争力是续航和可靠性,比亚迪的车型在北美能跑400公里以上,还通过了当地严格的安全测试,不是靠加税就能比下去的。 反而到头来可能吃亏的是美国老百姓。美国公交公司采购一辆电动巴士本来就不便宜,加了10%的税后,成本肯定要涨,这些钱结果要么转嫁到公交票价上,要么靠政府补贴——而政府补贴的钱,说到底还是纳税人的钱。那些在比亚迪工厂上班的本地工人也担心,要是成本涨了订单减少,自己的工作会不会受影响。 真要想扶持本土的电动巴士产业,其实该花心思搞技术研发、降生产成本,而不是靠政策给对手“穿小鞋”。比亚迪能在全球20多个国家拿到订单,靠的是多年积累的技术和性价比,不是靠谁让着。加税或许能挡得住一辆车的进口,却挡不住技术竞争的大趋势。 贸易里的这些门道,说到底还是得看实力。你用政策设门槛,别人就用全球布局破局,结果谁也落不着好。毕竟市场认的是好产品,不是靠规矩护着的“本土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山顶揽风云

山顶揽风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