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歼敌18人英雄转业后遭恶霸挑衅,他一句“我从死人堆爬出来的”震慑全场

轩叔观察 2025-10-24 12:29:56

1985年老山战场上,解放军战士杨启良歼敌18人,转业后却遭地方恶霸刁难,他大怒:“我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确定要动手?”[无辜笑]   1962年冬天,杨启良出生在浙江黄岩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他选择参军入伍,经过刻苦训练被选拔为班长。   三年后他随部队前往老山前线参加轮战,前线战场环境异常艰苦,战士们居住的“猫耳洞”是在山体侧面挖掘的防御工事,洞内阴暗潮湿,空间仅能容纳数人。   雨季来临时常有齐腰深的积水,战士们只能站着休息,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中,许多官兵出现皮肤溃烂等症状,杨启良和战友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坚守了十二个月。   1985年3月9日夜间,激烈的战斗在166高地西侧无名高地打响,杨启良带领的战斗小组负责坚守1号哨位,在战斗中三名战友先后负伤或牺牲,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人作战。   面对越军连续进攻,他通过步话机向上级表达了坚守阵地的决心,在弹药即将耗尽时,他甚至呼叫炮兵对自身所在位置进行火力覆盖,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四个小时的单独作战中,杨启良成功击退敌军四次连级规模进攻,毙伤敌人18名,这场战斗结束后,南京军区为他记个人一等功。   1996年转业后,他进入台州市工商系统工作,从未向同事提及自己的战斗经历,2011年,在调解一起汽车消费纠纷时,杨启良根据证据认定车主存在虚构故障索赔的行为。   作出不予支持的决定后,这位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车主当场表示要进行报复,杨启良平静地陈述了自己曾在老山前线独自阻击敌军一个连的作战经历,这个出乎意料的回应,立即改变了现场紧张氛围。    同事们这时才了解到身边这位温和谦逊的同事是立过战功的战斗英雄,面对大家的敬佩,杨启良始终强调自己只是履行了军人的职责,并认为那些牺牲的战友更值得被铭记。   退休后他每年清明节都会前往烈士陵园祭扫,称自己只是战争的幸存者,从战场英雄到普通公务人员,杨启良始终保持着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他在战场上用生命守护国土,在民事调解中同样以原则和公正维护社会正义。   网友们敬佩不已:   “这才是我们该追的星!战场上他是英雄,转业后他是恪尽职守的公仆,面对不公时他骨子里的血性依然在。致敬!”   “看得我热血沸腾,又热泪盈眶,‘向我开炮’需要何等的勇气,而转业后甘于平凡又是何等的境界,老一辈的精神财富太珍贵了。”   “关键时刻,一句‘我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比什么都有分量,这种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气质,装是装不出来的,直接把那混混吓傻了。”    “英雄默默无闻,小丑哗众取宠,想想现在有些人的嚣张气焰,在真正的功勋面前简直是个笑话,希望国家能更好地关爱这些老兵。”   “最感动的是他每年都去祭奠战友,说自己是‘幸存者’。真正伟大的人永远心怀感恩与谦卑。”   杨启良的故事让我们看到,英雄的气概既能震慑战场上的敌人,也能压过生活中的歪风。在您看来这种从军营带到地方的、发自内心的正直与力量,对我们当今社会意味着什么?   官方信源:中国人民解放军官方媒体或档案系统

0 阅读:232
轩叔观察

轩叔观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