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如果真的敢于任用“黄复兴”的人担任国民党副主席的话,那就说明郑丽文很可能会在三年后亲自参与台湾大选! 这话可不是随便猜的,懂国民党门道的人都清楚,“黄复兴”这三个字在党内的分量。 郑丽文上任国民党主席后,迅速公布人事名单,其中季麟连出任副主席一职,这位前黄复兴党部主委的回归,立即引发党内热议。黄复兴党部成立于1956年,由蒋经国主导设立,旨在凝聚退役官兵及其家属力量。这个党部以“炎黄子孙,复兴中华”为隐喻,成员多为军眷背景,巅峰时期党员数占国民党总数的24%。它不仅是组织,更是国民党基层动员的核心支柱,选举时总能拉动高投票率。 郑丽文选择季麟连,正是看中这份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她本人出身军眷家庭,父亲曾任陆军政战部少校,这种背景让她与军系天然亲近。选举中,黄复兴党员的17万票支持,成为她逆转胜选的关键。朱立伦时期曾推动裁并黄复兴,引发军系不满,张亚中当时直指这削弱了国民党中国认同的核心。如今郑丽文反其道而行,重用季麟连,等于在修复党内裂痕,同时向外释放稳固基本盘的信号。 黄复兴在国民党历史中的角色,不可低估。它从成立之初,就肩负整合退伍军人的任务,那些从大陆撤台的官兵及其后代,形成一股忠实力量。过去几十年,黄复兴不只参与党内选举,还在地方动员上发挥作用。2020年大选后,尽管党员数降至8.3万,但他们仍能串联眷村选票,帅化民将军曾形容其为党内的“定海神针”。国民党总党员如今只剩35万,流失严重,年轻世代的网络动员虽热闹,却难比黄复兴的线下拉票效率。郑丽文深知此理,她在主席选举前,就通过季麟连这条线,获得陆军官校校友总会的背书。季麟连公开称她为“黄复兴女儿”,这不只是昵称,更是党内军系对她的认可。任命季麟连后,党内本土派系虽有反弹,如云林县长张丽善表达失望,高雄议员扬言退党,但黄复兴的铁票能压制这些声音,帮助郑丽文巩固权力。 人事调整的深层考量,还在于路线定位。季麟连长期主张两岸和平统一,这与郑丽文坚持九二共识的立场高度契合。国民党近年来在两岸议题上摇摆不定,朱立伦的改革虽旨在精简党务,却疏远了军系,导致“中国魂”被质疑。张亚中曾批评裁并黄复兴是路线抉择的失误,如今郑丽文借季麟连回归,明确向中间选民传递信号:国民党不会放弃根基。2028年台湾大选在即,民进党已布局多年,国民党若想翻盘,必须稳住基本盘。黄复兴的动员力,能覆盖台北、高雄等眷村密集区,那些长辈选民最认军系招牌。郑丽文此举,本质上是算准一笔账:先用人事拉拢铁票,再图长远突围。党内交易虽难免,但选举逻辑就是如此,没有基本盘支撑,喊再多口号也无济于事。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激烈程度,折射出党内的派系博弈。郑丽文以50.15%的得票率胜出,票数达65122票,这背后离不开黄复兴的倾力相助。选举前,季麟连操盘基层串联,从眷村到军官校友会,一层层推动支持。相比郝龙斌的本土形象,郑丽文的军眷标签更易打动军系。朱立伦卸任后,党务改造留下的后遗症犹在,裁并黄复兴时,中常委会议上抗议声四起,军系人心散落。如今郑丽文不只任命季麟连,还暗示可能恢复黄复兴职能,这让党内老将们看到希望。台中市长卢秀燕虽传出布局2028参选意图,但她本土派背景,难敌黄复兴的票仓优势。郑丽文借此压制暗流,同时对接基层,那些散布在各县市的眷村长辈,正是国民党翻身的潜力股。 展望2028大选,郑丽文的重用黄复兴,预示她可能亲自出马。国民党党员老化严重,年轻票源不足,黄复兴的8.3万党员虽不多,却能带动周边选民,形成雪球效应。过去选举史证明,谁掌控军系,谁就握有半壁江山。郑丽文上任后,党务人事将陆续公布,李乾龙回锅任秘书长兼副主席,也显示她重视资深干部的经验。季麟连不只懂军系运作,还能帮她桥接两岸议题,争取中间派认可。本土蓝营的反弹虽在所难免,如张丽善的公开表态,但黄复兴的忠诚,能让这些声音渐趋平息。国民党若想重返执政,必须回归务实路线,郑丽文此步棋,正是为此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