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政府觉得对中国的大制裁,并没照原先的轨迹发展,如今的荷兰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荷兰当初跟着美国搞制裁,就是为了能两头占便宜:一边靠限制光刻机出口拿捏中国芯片产业,显得自己在科技领域有话语权;另一边还能讨美国欢心,说不定能换来更多贸易好处。可他们压根没算明白,自己的经济早跟中国绑得太紧,动制裁的刀子,先割伤的是自己。 最头疼的是光刻机巨头ASML,这可是荷兰的“国宝级企业”。以前中国市场对ASML有多重要?说出来吓一跳,每赚三块钱里就有一块多是中国送的,2024年光从中国就赚了八百亿人民币,比韩国、美国这些市场加起来还多。 荷兰政府跟着美国收紧出口管制,连一些中低端的DUV光刻机都不给卖了,本以为能卡中国的脖子,结果ASML的订单立马掉了链子。2024年第三季度新增订单直接砍了一半还多,其中高端光刻机订单少得可怜,股价一天就跌了16%,创下二十多年来最惨的一天。老板急得直跺脚,可政府把路堵死了,只能眼睁睁看着中国客户转投其他厂商。 更糟的是,ASML自己也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生产光刻机需要的高纯度稀土磁材、特种镜头玻璃,九成以上都得从中国买。这边刚制裁中国芯片产业,那边中国要是稍微收紧这些原材料供应,ASML的生产线就得停摆。这就像自己伸手打别人,却忘了自己的胳膊还被对方攥着,根本使不上力气。 安世半导体那事儿更是把荷兰架在了火上烤。这家被中资收购的企业,专做汽车芯片,欧洲四成的汽车芯片都靠它供应,可七成的产能全在中国东莞,一年能造五百亿颗芯片。荷兰看着美国施压,就急着用法律条款强行接管,罢免了中国籍CEO,本以为掌控了总部就能说了算。 没想到中国商务部48小时内就出了出口管制令,东莞工厂直接暂停发货,欧洲车企立马慌了神——宝马、大众这些巨头的芯片库存只够撑几周,生产线随时可能停摆。 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连夜发预警,十几家车企联名给荷兰政府施压,毕竟汽车业是欧洲的经济支柱,真停产能拖垮一大片产业。荷兰这才发现,自己接管的不过是个空壳子,真正的产能命脉攥在中国手里。想让东莞工厂复工?得跟中国谈,可自己先动的手,哪好意思低头,这下彻底骑虎难下。 这时候荷兰想找美国帮忙,才发现是“叫天天不应”。当初跟着美国制裁,本以为美国能给点补偿,比如开放更多市场,或者帮ASML找替代客户。可美国自己都顾不过来,半导体行业需求疲软,根本没法消化ASML的过剩产能。 荷兰经济大臣跑去找美国谈,美方只含糊其辞地说“会支持盟友”,连句实在话都没有。说白了,美国就是把荷兰当枪使,打完了就不管不顾,哪会真替它扛损失。 转头求欧盟,照样是“叫地地不灵”。欧盟里的德国、法国这些国家,跟中国贸易往来密切,德国车企还等着中国的芯片救急,根本不赞成荷兰的制裁政策。荷兰想让欧盟出面跟中国协商,可其他国家都怕惹火烧身,纷纷表示“这是你自己的决定,自己解决”。更别提荷兰的农产品出口了,之前就担心中国会反制,要是中国对荷兰的土豆淀粉、奶制品加征关税,又是一笔大损失,欧盟也没承诺会帮着兜底。 更让荷兰没想到的是,中国根本没被制裁打垮,反而加速了“自己造血”。ASML不卖光刻机,中国的企业就拼命搞研发,中微公司、北方华创这些本土厂商的订单越来越多,连封装测试这种关键环节,中国已经占了全球八成的产能,技术还在不断突破。 以前荷兰觉得自己握着技术王牌,现在发现中国慢慢能自己造了,再过几年可能真不需要买它的设备了,这才是最致命的——制裁没拦住中国,反而把自己的未来市场给丢了。 安世中国的反击更让荷兰没脾气。东莞工厂恢复发货后,直接宣布国内交易全用人民币结算,还说了员工有权拒绝总部的无理指令,工资由中国账户独立发放。这一下就绕开了美元结算的限制,美国想插手都没处下手,荷兰总部连钱都收不着,更别说掌控企业了。 现在的荷兰算是彻底懵了:制裁没达到目的,反而让ASML丢了订单、股价暴跌,汽车业被车企追着骂,想找美国和欧盟帮忙又没人搭理,自己的产业链还被中国卡着脖子。当初的如意算盘全打空了,反而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说到底,荷兰还是误判了形势,以为跟着美国就能占便宜,却忘了自己的经济早就跟中国深度绑定。中国既是大市场,又是关键供应链,哪是随便制裁就能拿捏的?现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不过是为自己的短视付出的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