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所料!杨振宁身披国旗,贡献得到了的认可 在杨老去世之后,遗体告别式的规格引发

老友茶座 2025-10-25 13:50:29

不出所料!杨振宁身披国旗,贡献得到了的认可 在杨老去世之后,遗体告别式的规格引发了人们的讨论。 国旗盖棺,这份荣誉确实很重。杨振宁这一生,争议和贡献一直并存。年轻时拿了诺贝尔奖,晚年选择回国,很多人说他回来得太晚。可仔细想想,他做的那些事,时机可能恰恰是关键。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美还没建交,他就敢跑回来访问。那时候中国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他带头这么一做,后面一批华裔科学家才敢跟着回来看看。这步棋走得险,但也走得巧。 再说他帮忙送学者去美国进修。当时国内科研条件差,出去的人学了本事,很多最后都回来了。这批人成了后来各领域的顶梁柱。这种软性的技术引进,比直接给设备可能更管用。 他在清华搞的那个计算机实验班,现在看真是有远见。理论计算机科学那时候在国内冷门,谁能想到今天这么重要。他拉来的资源和人脉,给国内学科建设打了个好底子。 也有人嘀咕,说他感情生活什么的。可评价一个科学家,终究要看学术贡献和社会价值。国家给国旗待遇,说明还是看重主流。普通人可能不懂宇称不守恒,但能看懂这面国旗的分量。 老一辈科学家确实有种现在少见的情怀。他们做选择时,考虑的不只是个人得失。杨振宁最难得的是,在哪个阶段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作用。年轻时候冲顶,年老了铺路,都没闲着。 今天再看这个新闻,感觉不只是一场告别。更像是一个时代的注解。他们那代人经历的大起大落,现在的学者很难体会。这种跨越中西学术界的经历,以后可能也不会再有了。 盖国旗的那一刻,所有争议都暂时放下了。留下的就是一个学者对国家实实在在的付出。这些贡献,时间越久可能看得越清楚。

0 阅读:27
老友茶座

老友茶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