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船速度非常的快,可美专家却提醒:全球都被骗了,中国其实还有其他的底牌。 总有人说中国造船跟飞的一样,今天下水一艘驱逐舰,明天又交付一艘大货轮,速度快得让人咋舌,不少国外媒体盯着这速度夸,说咱们是靠产能堆出来的优势。 可美国那些专家却急着跳出来提醒,说全球都被这速度骗了,中国造船真正厉害的地方,是藏在后面没露的底牌。 别以为造船快就是人多厂子大,那都是表面现象,美国以前造船也牛过,二战时能月月下水新船,可现在不行了,造一艘船的成本比咱们高好几倍,工人工资更是离谱,一小时的工钱够咱们工人干一天。 更要命的是缺人,想造潜艇都得补十几万个技术工人,根本凑不齐,好几家大造船厂要么关门要么停产,剩下的厂子设备老化,造艘驱逐舰都能拖好几年。 国会倒是想过投钱救,结果钱拨下去,要么被工会和环保规矩卡着用不了,要么就是建几个干船坞预算就超支四倍,纯属白扔钱。 反观咱们这边,从最硬的船用钢板到里面的发动机,再到各种小零件,不用找国外,国内三百多家配套企业能凑齐一整套。 以前造那种运液化天然气的船特别难,关键的薄钢材和焊接技术都被国外卡着,焊歪一点点就报废,现在不一样了,钢材自己能炼,焊接精度也达标,造一艘的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还多。 这种全链条都能自己搞定的本事,才是速度快的根本,不然缺个零件就得等国外发货,再多人也得闲着。 速度之外,技术上早就不是以前的水平了,以前高端船型都是欧美日韩的天下,比如大型邮轮、超大型LNG运输船,还有航母,咱们想造都没门路。 现在不一样了,这些以前被捧得特高的船型,咱们不光能造,还能造全球最大的,就说运液化天然气的船,以前别人卡脖子,现在咱们接的订单能占全球大半,而且环保船这块,咱们更是抢了先。 现在全球都讲究减排,船也得烧干净点的燃料,不管是烧LNG的还是烧甲醇的,咱们都能造,全球大部分要造环保船的订单都跑到咱们这儿来了,有时候一个月接的订单量能占全球七成以上。 这可不是靠低价抢来的,是别人造不出来或者造得慢,只能找咱们,有些船还加了智能系统,能自己监测状况,跑起来更稳更安全,这些技术都是实打实的硬货。 有些船厂特别厉害,既能造商船赚钱,又能造军用舰艇,造航母时练出来的高精度安装技术,改一改用到商船上,能让商船航行更稳噪音更小。 反过来,造商船攒下的模块化建造经验,用到军舰上就能缩短工期,全球找不出第二个国家,既能造核潜艇,又能造航母,还能造超大号的商用货轮,这本事可不是随便练出来的。 美国专家最慌的就是这个,他们自己商船造船份额连百分之一都不到,想造点军用舰艇还得等好久,看着咱们这边同时开工的舰艇数量能到上千艘,能不着急吗? 美国现在想追也追不上了,根子出在自己身上,这些年一门心思搞金融和高科技,把制造业丢在一边,觉得造船上不了台面,等反应过来,产业链断了,工人跑了,规矩还多,想重建都没头绪。 咱们不一样,早就认准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一点点把产业链补全,把技术练熟,现在才算熬出头,那些所谓的底牌,其实就是多年攒下的产业底子和技术底气,不是突然冒出来的。 很多人只看到船下水快,没看到背后多少家企业在配合,多少工人在练技术,多少年在补短板,美国专家喊着被骗,其实是自己没看透,以为速度就是全部,没明白支撑速度的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实力。 现在全球造船的规矩慢慢在变,以前是欧美日韩说了算,现在咱们能造的船型越来越多,订单越来越多,说话的分量自然就重了。 大家觉得中国造船接下来还能在哪些地方让人吃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