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创业的萌芽,逐梦的脚步 【初试锋芒:从“兼职”到“创业”】 大学毕业后,雷军没有选择立即进入大公司,而是决定自己动手试一试。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市场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 他在武汉找了一份电子维修的兼职工作,边工作边学习。每当修理一台电视、收音机,他都能从中发现问题的根源,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闲暇时,他还会用自己的积蓄,购买一些电子元件,自己动手开发小型的电子设备。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校友聚会中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聊起了电子产品的未来。有人提议:“我们是不是可以做点什么?”雷军听了,心中一动:创业的火苗开始在心中燃烧。 【第一场创业尝试:电子配件店】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雷军和伙伴们在武汉开了一家小型的电子配件店。虽然规模不大,但生意还算红火。每天面对琳琅满目的电子零件,他都觉得像在宝藏中寻找宝贝。 这段时间,他学会了如何与供应商谈判,如何管理库存,也明白了市场的需求变化。虽然收入有限,但他从中体会到创业的艰辛与乐趣。 【技术创新的探索:从修理到研发】 在经营电子配件店的同时,雷军开始尝试自己设计一些电子产品。他用业余时间,开发了一款简易的“电子记事本”,可以用按钮存储和显示简单的文字信息。虽然功能简单,但在当时已经算是比较先进的小发明。 这让他认识到,技术创新是创业的核心动力。于是,他开始投入更多时间学习软件开发,尝试将硬件和软件结合,打造更智能的产品。 【遇到瓶颈:资金与技术的双重考验】 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资金短缺、技术瓶颈、市场竞争,都成为他必须面对的难题。有一次,为了研发一款新型电子产品,他几乎用尽了所有积蓄,还向朋友借了一笔钱。 那段时间,雷军每天都在为项目奔波,既要寻找合作伙伴,又要解决技术难题。有几次,他甚至差点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放弃,但内心那股坚持的火焰,让他咬紧牙关,继续前行。 【学会合作:团队的重要性】 在不断摸索中,雷军逐渐意识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他开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组建了一个小团队。有人负责硬件设计,有人专注软件开发,还有人负责市场推广。 团队的成立,让他的项目变得更加有序,也带来了新的希望。大家一起加班加点,把一个个原本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成了现实。 【第一次成功:小范围试销】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他们的第一款电子产品终于面世。虽然只是面向少数客户的试销品,但反响热烈。这次成功让雷军信心大增,也让他明白,创新和坚持终会带来回报。 他开始思考:未来,科技可以改变生活,自己要做的,是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雷军的传奇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