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媒体盛赞歼35,称其开始了全球空中力量的新篇章。马媒是有感而发的,因为在此之前全球五代机市场只有F35,而美国却把它弄成一个俱乐部,成了其霸权结盟的工具,现在好了,作为伊斯兰国家之一的巴基斯坦将在明年获得另一种五代机歼35。 话说回来,五代机这玩意儿,在国际军贸圈子里头,一直是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F-35从2015年左右开始批量出口,基本垄断了全球第五代战斗机的市场份额。到2025年为止,已经有十几个国家签了合同,累计订单超过3000架。问题在于,美国的出口政策卡得死死的,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得看你是不是他们的铁杆盟友。像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这些,都顺利拿到了,但中东一些国家或者非北约成员,门儿都没有。华盛顿把F-35当成拉拢伙伴的筹码,捆绑技术转移、后勤支持和情报共享,形成一个封闭的“俱乐部”。这不光是卖飞机,还卖一套完整的作战体系,买家必须用美国的标准接口,数据链路全走美方服务器。结果呢?全球空军力量的平衡被严重倾斜,那些想中立或有自己考量的国家,只能干瞪眼。马来西亚媒体最近的报道,就直戳这个痛点,他们觉得歼-35的冒头,总算给这个俱乐部添了点竞争,让买家多条路走。 歼-35这架飞机,本来是沈阳飞机公司基于FC-31验证机发展出来的海军型隐身战斗机。2024年底到2025年初,中国空军和海军陆续公开了它的陆基版J-35A和舰载版,航展上首飞亮相,规格参数也放出来了。双发设计,鸭翼布局,最大速度马赫1.8,作战半径超过1200公里,内置弹舱能挂4枚中距导弹。隐身性能是亮点,据中国官方数据,雷达反射截面小到手掌大小,大概0.001平方米左右,比F-35的0.005平方米还低一档。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和转载的南华早报文章里头,特别强调这点,说歼-35在正面隐身角度上更优,适合高威胁环境下的突防。为什么马媒这么上心?因为马来西亚空军主力还是F/A-18和苏-30,面对南海的复杂局面,一直想升级隐身机,但F-35的门槛太高,价格还贵得离谱,一架起码1亿美元,外加终身维护费。歼-35的报价据说在7000万美元左右,性价比高多了。更重要的是,它不带政治附加条件,买了就能用,不用担心被卡脖子。 巴空军这些年,F-16老化严重,JF-17虽然国产化了,但还是四代半水平,急需五代机补位。2025年上半年,外媒和一些军迷圈子传得沸沸扬扬,说巴方签了40架歼-35A的合同,首批明年交付,还捆绑了空警-500预警机和红旗-19防空系统。巴基斯坦官方X账号一度发帖确认,但国防部长哈瓦贾·阿西夫在6月底的上合防长会议上辟谣了,说“明年交付是假消息,只在媒体上炒作”,还开玩笑说这有助于中国多卖武器。话说回来,阿西夫没否认采购本身,只是时间表不对劲。可靠来源如《简氏防务周刊》分析,巴方很可能在2024年底就敲定了意向书,实际交付推到2026年底或2027年初,避免影响现有F-16的升级项目。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国家,采购歼-35不光是技术需要,还带着地缘考量。印度空军有阵风和苏-30,未来可能上F-35,巴方得对冲这个差距。歼-35的鸭翼机动性强,高攻角下翻滚率高,适合南亚山地作战环境。马来西亚媒体捕捉到这个信号,评论说巴基斯坦的举动开了先河,让其他穆斯林国家看到,五代机不非得靠美国,歼-35提供了一个中立选项。 F-35的霸主地位,怎么来的?美国从冷战末期就用军售当外交工具,F-35更进一步。它不是单纯的飞机,而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节点,机载传感器融合数据,能实时共享给盟军平台。但这共享是单向的,美方控制源代码和升级权限,买家升级得排队等华盛顿批准。出口限制严,国会通过ITAR法规,技术细节保密到骨子里。像土耳其2019年买S-400被踢出F-35项目,就是活生生例子。结果,全球五代机市场成了美国的“结盟俱乐部”,欧洲伙伴如英国、挪威买了,但得签安全协议,数据回流给五角大楼。相比之下,歼-35的出口模式更开放,中国强调技术转让,允许本地组装。巴基斯坦的JF-17就是这样干的,歼-35很可能也走这条路,帮巴方建生产线。马媒在报道中直言,这打破了垄断,让中小国家空军有实惠选择。毕竟,F-35的软件问题多,2025年还爆出ALIS系统崩溃,维护成本飙到总价的20%。歼-35用国产WS-19发动机,推重比高,油耗低,适合发展中国家。 当然,说歼-35完爆F-35也不现实。F-35在信息化上还是领先,传感器套件整合了EOTS和DAS,360度态势感知,数据链路成熟,能和美军卫星无缝对接。歼-35的航电基于J-20的升级版,但网络化程度据说只相当于五个月前J-10C的表现,吞吐量是F-35的1/10左右。沈阳所的专家在访谈中承认,歼-35定位是“组织后卫”,强调多机互联,但实战验证还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