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纳特本月起为《法兰西西部报》撰写多篇专栏。他将通过自身经历,揭秘职业生涯背后的故事。在第二篇专栏中,他讲述了父母给予自己的教育——这份教育与他的信仰、双重文化背景所蕴含的丰富内涵紧密相连。
继第一篇专栏讲述兄弟姐妹的重要性后,这位利物浦队与法国队的中后卫,此次将话题聚焦于自己的父母。他讲述了父母给予的教育——正是这份价值观,成为了他如今日常生活的行为准则,也是他得以成功的重要基石。作为一名有见识的公民,在法国社会愈发分裂的当下,伊布还发表了富有担当且倡导团结的观点。
“我的父母,就像是冰山之下不为人知的部分。和我的兄弟们不同——就像我在第一篇专栏里提到的那样,他们从未直接参与我对职业生涯的选择,但我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他们。
我可以直截了当地说:他们对足球了解不多。我父亲除了齐达内、普拉蒂尼、亨利和图拉姆,就不认识其他球员了……有一次,他在客厅里看LFCTV的球队训练视频。后来我回到家,他跟我说:‘哎,我看了你们训练,你们每天都要做这些吗?我的天,那你们肯定很累吧!’他大概以为足球运动员只需要踢比赛,仅此而已。我母亲对足球的态度则更不一样:她根本不看。她太紧张了,总担心我受伤或者出什么事,直到现在还是这样。不过她也尝试过看比赛,比如看个五到十分钟,但之后就会回房间做点别的事,转移注意力。她还会给我妹妹打电话,但又忍不住时不时问一下比赛结果……”
“父亲的教诲,母亲的乐观”
“现在你们应该明白了:我回家后,从不会和父母聊足球。事实上,他们对我最重要的影响,在于给予我的教育。我父亲常说几句话,而这几句话,概括了他教给我们的所有道理:‘你们之间,还有和外人之间,都别闹矛盾。做人要谦逊。如果将来你们中有人走了弯路,其他人要立刻提醒他。你们要团结一心,回归本质。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这个世界,你们的母亲也会。你们要守住这份团结的力量。’
2014年,我15岁,离开家去索肖俱乐部(青训营)时,他只对我提了一个要求:‘做个好人。’三年后,当我离开(索肖)青训中心时,收到了几位教练的消息。其中一位叫法里德的教练,给我发消息说:‘伊布,我就是想跟你说声谢谢。我干这行二十年了,从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孩子。祝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一切顺利。’这样的消息真的会让人激动不已!我当时截了图保存了下来,因为我完成了父亲交给我的‘任务’。
不过,我从没把这条消息给父亲看过。就像我在上一篇专栏里说的:在我们家,行动永远比语言更有分量。所以我努力用行动对父亲好。他已经生病很多年了,有时候我回家看他,他会脚疼、背疼。这时我就会帮他按摩,看到他露出笑容,我就满足了——因为我们都比较含蓄,我不想拿出法里德的消息跟他说‘你看,我做到你要求的了’。我更希望用日常行动,活成他期望的样子。
我母亲则代表着笑容与乐观。她总是心情平和、开心快乐、面带微笑。我一回家,她就是家里最高兴的人,总会问我想做什么、想吃什么。我喜欢给她制造惊喜,回家前不提前告诉她。其实,日常生活中,母亲对我们的教育影响更大。以前父亲经常回马里(老家),母亲一个人扛起了所有,独自抚养七个孩子,为我们付出了一切。而且我可以告诉你们,她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但那都是为了我们好。现在看来,她的教育方式显然很成功。”
“若生于今日法国,我的父母还能站稳脚跟吗?”——伊布
“父母给予我的教育,还受到了我们共同信仰的影响——信仰是我们生活中真正的支柱。我的信仰激励我在各个领域都追求卓越。有时候训练时遇到不想做的项目,一想到我的信仰,就会重新投入进去。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信仰始终陪伴着我,让我看清很多事情。比如,生命很短暂,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大限’何时会到来。所以,如果和别人发生争执,我总会试着淡化矛盾、不纠结,避免留下遗憾——因为如果不幸的是,明天就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我们会因此留下多少悔恨呢?我努力用这样的理念过好每一天。
信仰对我的球员生涯也有帮助。名气和金钱很容易让人变得不谦逊,而宗教教导我们绝不能轻视他人——在拥有名气后,人很容易不知不觉产生轻视他人的心态。所以,信仰让我在与人相处时保持平静与谦逊。无论面对谁,我都努力做到面带微笑、心怀尊重、真诚待人。
每当我想起父母曾经历的艰难岁月,这些信条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们在马里相识,之后来到法国。初到法国时,他们带着自己的文化,既不会读法语、写法语,也几乎不会说法语。他们没有任何信息来源,也没有电话或网络获取信息。我一直在想:‘他们当时是怎么站稳脚跟的?’这是一个我永远无法解开的谜,我由衷地敬佩他们。同时,我永远感谢法国——这个美好的国家帮助他们成长、进步。
我想插一句:看到如今的法国,我不禁会想,要是他们现在才来法国,还能站稳脚跟吗?我不知道答案。社会紧张局势已经升级到了很糟糕的地步。但你们知道吗?我不怪任何人。我们的国家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我绝不会诋毁法国。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一直努力改变那些有种族偏见的人的想法——通过向他们展示我从父母教育中习得的价值观。我真心相信,这些微小的相遇、细微的举动,积累起来就能改变一种观念、一种教育方式,进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最终改变整个社会。”
“我曾住在临时收容所,但生活必需品从未短缺”
“让我们回到父母和我的童年话题上。没错,我的童年并不全是美好。我曾在巴黎十五区的法尔吉埃街区住过临时收容所。我说这些不是为了抱怨,虽然经历过一些艰难的事,但我不想过多倾诉。最重要的是,生活必需品我从未短缺过。父母总能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我身体健康,一日三餐不愁,睡觉时也有被子盖。对很多人来说,这些可能微不足道,但对另一些人来说,这已经是一种奢侈。而且,有过这样童年的人不在少数——我们这些第一代移民的孩子,大多有类似经历。
我这辈子只去过一次马里。那里很远,机票也很贵,所以很难经常回去,回去的机会都优先给了父亲和母亲。我大概是在两三岁的时候去的,现在只记得一些片段,其中一个片段是:在那里,人们用系在井上的水桶打水。那时候我还是个小孩,调皮地打翻了其中一个水桶,然后就跑掉了!
从那以后,我就没再去过马里。足球占据了我越来越多的时间,以前是因为经济条件不允许,后来则是因为时间不够。足球运动员的假期很少,说实话,目前我更倾向于利用仅有的几周假期休息、放空自己、去旅行,而不是回马里——回到祖先生活的土地,探寻自己的根。可能只是因为我还没准备好,但我确定,总有一天我会回去的:看看家人、深入了解那里的文化、帮助当地的人。我和马里的联系一直很紧密,因为家里总有‘马里的痕迹’:小时候父母会用马里的班巴拉语跟我们说话;家里饭菜的味道和香气也带着马里特色,比如花生酱炖肉(马费菜)、橙香米饭(塞布菜)。我母亲的厨艺非常好,每次回家我都会好好享用这些美食……”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明白:对父母来说,荣耀、名气和金钱,在‘尊严’面前都不值一提——这里的尊严,关乎家族的名声,也关乎个人的品格。就算你拥有全世界的成功和财富,如果做人不行、不可靠、不值得信任,在他们眼里你依然毫无价值。真的,我父母宁愿你一无所有,也希望你是个信守承诺、值得依靠的人。在他们看来,这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成功。他们只希望别人在提起我时会说:‘你们的儿子,是个很棒的人。’
我在上一篇专栏里提到,我的哥哥们对我职业生涯的成功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你们应该明白了,这一切的根源,是父母给予我们的教育。这份教育,是他们想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比黄金还珍贵。”
第一篇专栏:《我的兄弟们,从不计较付出》

